柯忻恩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以無差別殺人案事件為題材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及2014年的鄭捷事件,除了在民眾心裡深劃一刀,更是揭露這整個社會所給精神患疾的污名化,包括媒體給予大眾侷限性報導、一般民眾對於精神病患者一脈相傳的刻板印象等。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此—新聞媒體報導的形式,有它呈現事物的「侷限性」,這個侷限性更是讓我們與真實人生故事,有著一段必然存在的認知距離,新聞媒體業有存在於社會的公共性和必要性,透過網路平台系統性報導發生在社群內的事物,但是,這也讓大眾與真實保持似近又遠的狀態,如此一來,我們與真實之間,永遠多了是一步之差的遙遠距離。
就像劇情當中所表達的:如果一對父母用10、20、30年養育一個孩子,我們透過網路新聞,卻只花不到1分鐘的閱讀、30秒的瀏覽、甚至看見標題不需要10秒的想像,就決定了它的模樣。腦海閃過對方的現實狀況以及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就「自認為」已經理解對方,當我們以少量資訊逕自判斷,這一刻的我們都是「社會體制的共犯」,卻是忽略社會的共犯結構底下,永遠有一個看不到的盲點,存在看不見的故事。
然而,決定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多近,乃是在於「我們為了更貼近真實,保留了多少空間」,給那些我們永遠接觸不到的悲傷故事、看不到的黑暗角落,讓我們在評論判斷或價值取捨時,能夠留下更為寬敞的空間給那些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和社會邊緣族群。
有如劇中第二集,便已「居民抗議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之家在社區興建」的報導為開頭,理由各式各樣:「我們不是歧視,這麼熱鬧的地方,根本不適合他們啊!」「如果看到他們的話,還是會希望他們和小孩子保持距離啊!」、「神經病就是要關起來!他們這樣四處亂跑,我日子還要不要過啊?」,而就連思聰自己的父親,也將思聰的病發歸因於「挫折容忍力不夠」,甚至叮囑女兒千萬不要將這件事告訴未來的婆家,因為不會有父母會答應自己的兒子去娶一個家裡有精神病史的女人。
這種對精神疾病者不堪的想像,已不再只是老一輩的思想,竟已是一種「一脈相傳」的認知觀念,對於精神疾患的負面聯想,也不再只有暴力,而是鋪天蓋地的社會性排除。
在我們對於精神疾患的貧瘠想像裡,他們是會危及社與孩童安全的危險因子,劇中的精神科醫師也表示:「在殺人的事件中,只有5%的犯人有罹患精神疾病,且極少數是會攻擊其他人的,大部分是攻擊自己的家人。」,然而,大多數的民眾卻以這種採借「安全」為名和以對孩子的「愛」為其後盾的自危方式,要求將精神患疾和社會相與隔離。
無疑地,我們的社會對精神患疾是刻薄的,或者應該說,我們在「自認為」裡填滿了危險與恐懼,卻是欠缺多元和深度的了解,但願,我們都能夠從另一個視角去看背後糾結的歸因,去了解在他們的生命故事,而不是一昧想除之以後快。
請記得:傷口並不會因為它的離開而完全治癒,更遑論於整個社會不斷在舔舐傷口。
參考:《我們與惡的距離》、小燈泡事件、無差別殺人案、精神疾病患者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1%E5%80%91%E8%88%87%E6%83%A1%E7%9A%84%E8%B7%9D%E9%9B%A2
https://tw.news.yahoo.com/%E3%80%8C%E6%88%91%E5%80%91%E8%88%87%E6%83%A1%E7%9A%84%E8%B7%9D%E9%9B%A2%E3%80%8D%EF%BC%9A%E6%9C%80%E9%9B%A3%E7%9A%84%E4%B8%8D%E6%98%AF%E7%AD%94%E6%A1%88%EF%BC%8C%E8%80%8C%E6%98%AF%E7%90%86%E8%A7%A3-045735391.html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885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923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