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以下貧窮兒童面臨家庭親職功能崩解,無人管、常沒飯吃。當年幼的孩子遇到了困難、壓力,不知如何表達,只能透過負面情緒與外顯行為表達。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從2007年成立以來,已幫助學習落後的國小學童累計超過10萬人次,永齡基金會把累積12年第一線觀察的經驗記錄下來,整理出30則生命故事出版《不只是陪伴》。

昨天永齡基金會舉辦新書座談會,邀請希望小學各分校分享第一線觀察。來自於台東分校的社工人員張瑜敏分享偏鄉案例說:「個案(丙丙)的健保卡因長期沒有繳費而被鎖卡,以一個如此年幼的孩童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健保卡是我們皮夾裡再平常不過的一張卡,但對丙丙來說卻是代表著家裡沒錢繳健保費外,更是家裡父母親的經濟與家庭不穩定的問題。」

屏東分校的社工人員黃宜靜也身有同感,她說,接觸的個案小陽陽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導致在學習上逐漸落後和影響人際關係。當這樣的孩子看見自己的成績充斥著紅字低分時,只會失去動力與成就感。社工和課輔老師攜手陪伴他找到適合的表達和學習方式,不斷練習口語能力和如何與人相處,「跟小陽陽的相處彷彿在玩123木頭人,一開始只能躲在遠方關注他,現在已經建立互信關係,距離越來越近,甚至一直在進步中。」

海大分校的社工人員許雅棠表示,「我們在進行全面評估學生狀況後,也會根據個案狀況提供輔導與建議,有時若需要專業醫療的治療,我們也會給予家長建議並一同進行評估,以讓孩童擁有最有效的解方。」

社會雙低孩童(低薪家庭與低成就學習)面臨的4大面向問題:社經低落問題、學習問題、情緒問題、家庭功能不彰等,問題又多又複雜。每個偏鄉孩子面臨的問題多不同,沒有共同的解決方案。永齡基金會透過永齡的專職社工與大學課輔老師雙軌並行,為每一個孩子量身打造解方,改變他們的人生。

永齡慈善暨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也與會表示,這本書從構想、整理到與專家討論,前後超過兩年,希望書中的所有內容不僅是感動人的故事,而是可以幫助到更多孩子的有用資訊,期望這是一本工具書,而不是故事書而已。(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