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子菸致命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董氏基金會資料顯示,繼上週美國12人因電子菸所引發的嚴重肺病而死亡後,(4)日再公布最新數據,死亡人數累計已達18人,且各州通報病例更從805人衝破千人,目前已達1,080人,而除美國外,向來主張用電子菸推動戒菸的英國,本周也出現了第一例電子菸致死案。

近日台裔美國學者湯猛雄對電子菸的研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團隊將40隻實驗老鼠暴露在含尼古丁的電子煙霧54週,劑量相當於成人吸食3至6年電子菸。結果發現,其中9隻(22.5%)老鼠罹患肺癌,23隻(57.5%)老鼠出現膀胱尿路上皮細胞增生的癌前病變。此研究證實,尼古丁電子菸煙霧會損壞動物肺部及膀胱的基因,抑制細胞修復功能,加速癌化。

對此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理事長顏啟華表示,目前研究無法支持電子菸的戒菸效果,卻已證實電子菸會引發心臟病、哮喘、過敏、癲癇、肺部發炎等疾病,且同樣存有二手及三手菸的健康危害,而電子菸致癌則是首度被證實。湯猛雄的研究拆穿電子菸「減害」謊言,為電子菸「加害」提供有力證據。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部賴志冠醫師則表示,根據年初南加州大學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電子煙吸食者的口腔組織中出現與吸菸者相同的分子變化,有可能進一步產生癌化。目前可能至少還需要10年才能論定電子煙危害健康的嚴重程度,但紐約大學剛發表動物實驗的研究者預測,電子煙對人體的傷害將是「非常鉅大」,長期使用恐引起很多癌症。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指出,人類使用紙菸的歷史已可溯及百年前,最初並不清楚菸品對人體的傷害,也沒有任何核准的程序,菸品的傷害直到1964年才被證實,不過那時的吸菸族群已遍及全球。而傳統菸品終究會因為持續不斷的菸害防制政策而消弱,但電子煙及加熱菸等新興菸品是21世紀以後的跨國菸草公司產物,禁止新興菸品不代表允許傳統菸品繼續危害,而是一面防制傳統紙菸害的同時不可以再產生「新癮害」!(時事新聞來源:東森新聞,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