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鵬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學分學生)

 

我國現今所面臨到的高等教育膨脹現象,至今依舊未解,不過,從最近幾則的新聞或報紙倒是可以提供給我們進一步的省思,特別是報導中所提到的餐飲科相關科系畢業後沒有學非所用,以及北部高職照顧服務科面臨到未滿招的議題來看,就不該只是限縮在餐飲科或照顧服務科等問題,而是該去探究現今高中職和大學教育的專業走向、角色定位等癥結所在。

回溯到14至16世紀歐洲中古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從神權思維到強調追求人文主義一大變革,強調的是一種對人的探索和真理知識的追求,無非是從「神」到「人」的價值思維轉換,雖然當時只是侷限在少部分的上層貴族階層,卻是開始重視對許多事情的發生提出疑問,並試著找尋答案和對於神權束縛的解放。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當時能掌握知識的貴族階層,所必須學習的科目是音樂、修辭、哲學、倫理、歷史、體育等相關人文追求的學科,藉此達到對於「人」價值的探索和實現。

除此之外,此一時期在藝術成就上更關注人性與現世社會,反觀現今在資本主義的主流下,特別是在華人的世界裡,把學問知識的價值追求,變成一項工具型的概念,把學什麼有用做為一個思考點或學歷文憑的取得,從而忽略了人文精神所該有的思辨、批判性,尤有進者,在認知基模上沒有所謂終生學習的教育理念,而是強調學什麼是直接有用於社會的,以及學什麼是可以迅速求到好職業、好地位、好未來之一次到位的學習功效,至於,要不要回饋社會的這件事情,就等這些功名成就之後再說,而不是像早期歐洲貴族的風範,將自己視為一種貴族階層,除了享有知識和權力的擁有外,也願意承擔起對國家興亡的義務和責任。

另外,針對學非所用的現象,有很大的原因是在於高等教育的膨脹和失靈,當傳統技職教育過於走向學術化後,漸漸失去傳統技職教育所賦予的本分和使命,就如同學校由原本的技術導向轉為學術導向後,就與一般綜合研究型大學有所混淆,變成了有如神聖羅馬帝國般的體制,既非學術(神聖)、又非技職(羅馬),更絕對不會是大學(帝國)樣貌的突兀景象。

總而言之,國家教育政策不論怎麼調整或改變,最重要還是要回歸到建立起從人的「探索教育」及「生命教育」啟發,回到「以人為本」思維去創造自己的價值所在,特別是關乎到適性適才的追求自我實現及其終生學習的無限延續,而非只是侷限在工具型的思維框架。最後,教育的本質,除了用以促進階層流動外,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普及化的時代下,如何融入持續學習的動力和學思並用的跨域整合,進而達到知識、技術、專業等多方建構的知識社會,而非是對於階級社會和文憑社會的一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