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研議「員額分配草案」,擬計算校內各系所每學年「貢獻」及「資源使用」數值,若貢獻高於資源使用,該系所可爭取增聘師資員額;反之,即使系所未來有教師退休,也遇缺不補。政大預計8月1日向一級主管說明草案,最快明年2月上路。

本報掌握初版草案,其中「貢獻」包括學雜費收入、研究費用收入,學雜費方面,依學士生或碩博生有不同加權計分;「資源使用」則包括系所人事行政費用、軟硬體支出等,連導師學生活動費也算在其中。但政大校長郭明政受訪時強調,詳細方案尚未定論,接受師生指教。

但草案內容已引發校內教師兩極意見,正方認為,量化各系所的資源使用情形,可建立師資員額分配的客觀標準;反方認為,若小系所因損益不平就遇缺不補,恐危及校內具特色卻規模小的獨立系所的生存。

一位不具名的政大院長說,部分系所教師只開碩博班課程,不願教學士生,校方三令五申卻怎麼也叫不動。若有量化指標,各系所就有誘因開設更多課程,有助於活化教學資源。

政大勞研所教授劉梅君則說,草案對校內具特色、但規模小的獨立系所不公平。以勞研所為例,只有5位教師、20位學生,卻也要有辦行政助教、軟硬體設備支出,不比大系有「規模經濟」、有上千位學生分攤費用。

劉梅君還說,草案「貢獻」欄目只見學雜費、研究費收入,但「難道貢獻只有這兩種?」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對社會的貢獻等,也應納入評估,否則系所價值以學費收入秤斤論兩,「高教也可關門換企業來做,成本效益更高。」

另一位不具名政大教授則說,政大有不少具特色、卻規模小的系所,若因損益不平就遇缺不補,這些系所「恐怕2、3年後就會關門大吉。」

這位教授也重批,此案發生在私立大學也就算了,但政大為國立大學,「教師薪水是國家在發,有何盈虧可言?」各科系師資員額分配應回歸大學價值,兼顧各系所是否具前瞻性、是否助於台灣社會發展。

郭明政則表示,量化數據對校務經營有積極意義。他舉例,政大近年大舉開放學生雙修輔系,但熱門科系就抱怨:「教師沒增、學生卻大增」,導致部分系所反而想阻止學生跨系修課,無法落實學生跨域學習的初衷。若草案上路,該系「貢獻」數值高,校方即可順理增聘員額。

郭明政也強調,大學缺乏一套師資員額的系所分配標準,各系所爭搶名額已是行之有年問題,且不單發生在政大,也發生在全台大學。他期盼建立機制改善,否則「問題不會有解決一天」。

至於草案是否對小系不公?郭明政表示,草案會有配套,若學校政策上認定該系所有存續必要,必會維持學術單位最起碼的生存需求。

政大預計8月1日舉行新任一級主管共識營,屆時將說明草案細節。

(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