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和多位立委研議將酒駕致死最高刑度提高至死刑,但立委質疑實務上多輕判,「法律根本寫好玩的」。立委周春米說,百分之六十三點七的酒駕致死案量刑都低於法定最低本刑三年,輕判有違立法目的。司法院長許宗力說,已建立量刑趨勢建議系統供法官參考,但法官審判獨立。

酒駕事件層出不窮,民怨四起,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及交通委員會昨天都聚焦防制酒駕議題。立委周春米引用數據,質疑酒駕致死法定最低本刑是三年,法官多減輕,可能判二年以下可予以緩刑。立委陳歐珀更指,有九成八以上的酒駕案件,地方法院僅輕判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周春米質疑「你們(法院)判你們的,社會說他們的」。指社會認為立法不夠重,真正原因卻是法官多選擇輕判。

立委黃國昌說,酒駕者輕判是通例,數據顯示每兩個酒駕者就有一個會再犯,高雄地院有一個酒駕累犯才判四月徒刑,得易科罰金,「法律根本是寫好玩的」。

立委管碧玲認為法官量刑與人民認知有嚴重落差,民意不可忽視,司法院無法影響審判,但不能撒手不管,應讓量刑有可預測性。

備詢的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會透過各種管道適時提醒法官」,他解釋若被害人同意賠償和解,肇事者就可能獲減刑。許宗力事後表示,已建立量刑趨勢建議系統讓法官參考,以求罪責相當;但法官獨立審判,法律適用、事實認定是審判核心。

法務部表示,九成八以上酒駕案件判處六個月以下徒刑,的確難有遏阻效果,很多老百姓對司法都不滿意,法官應接地氣,讓判刑真正達到警惕效果。

政務委員羅秉成認為法官判刑時會考慮個案,酒駕致死判不到三年,或因和解、自首而減刑,刑不斷加重,可能反而造成和解意願降低,法官也可能「判不下去」。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說,無論是提高酒駕刑期、禁戒率,協會都樂觀其成,不過她直言,「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酒駕修正草案,前年四月就完成初審,黨團協商更早有共識,包含同乘者共責條例、懲罰性賠償金、拒絕酒測修正為加重罰鍰等,到現在還未有結論,盼這會期能儘速三讀,否則朝野都要承擔人民的憤怒。(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