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層出不窮的兒童受虐事件,衛生福利部正著手規劃包括「周產期照護中心」、「重症運輸團隊」、「廿四小時兒童重症照護醫院」以及「兒童家庭醫師制度」在內的<全方位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計畫>,快的話,預計將從今年(2019年)的六月起,每位新生兒都會有專屬的開業兒科醫師負責,每年至少訪視一次,倘若親訪時沒有看到嬰兒本人或是疑為高風險家庭,則是要即刻通報社工,除此之外,各個縣市政府至少要設置一家重點醫院,以成為24小時的兒童緊急醫療和加護中心。

基本上,奠基在主動出擊之外展服務(outreach program)的前提精神底下,推動兒科醫師每年至少要家訪1次新生兒,然而,該項的策進作為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可能衍生出來那些衝擊影響?誠然,兒科醫師逕自到宅式的醫療服務,終究還是要回到醫療本業上以進行專業自我的醫療服務,就此而言,推動開業兒科醫師負責每年至少訪視一次的政策思維邏輯,自當有其商榷之處,畢竟,一次性的外展到宅,親訪的時間點要如何設計?親訪的配套措施要如何得以精準地篩選出來所謂這些脆弱家庭的風險因子?連帶地,相應於在宅且簡易性質的醫療服務,那麼,諸如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基層診所與醫院等等現行機構式的醫護照顧機制,又要如何在諸如疫苗注射、醫療保健、公共衛生、衛生教育等醫護事務上,善盡對於新生嬰兒或幼兒在第一時間的必要性把關?

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考斷然就不在於聚焦在兒科醫師的主動出擊抑或是醫師與新生嬰兒這兩者供需失衡的對應策略,而是現行基層的公衛照護體系,是否存在某些的制度運作失靈情形,以至於模糊了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教保服務人員、警察、司法人員、移民業務人員、戶政人員、村(里)幹事抑或是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等等的專業角色扮演;連帶地,從家訪新生兒所延伸出來的是諸如從初訪到例訪;從醫護人員到其他專業人員;從初步篩案到正式的開案服務;從醫師自身的個案工作到跨域整合的個案管理;從一般嬰兒(general population)到標地嬰兒(target population)、高風險情境嬰兒(high-risk population)以迄於真正被列管保護的嬰兒(serviced population);從嬰兒本人到父母、家庭;以及從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到防制人為戕害之天倫悲劇等等的思考線索,換言之,一套攸關到嬰幼兒人身安危的覺察知能和守護網絡,這會是用以檢視該項兒科醫師每年至少家訪1次新生兒的針砭所在。

總之,<全方位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計畫>的構思推動,理應是要回歸到醫療範疇的專業屬性上,而非是本末倒置於某種的疊床架屋,就此而言,跨領域、跨技術與跨專業的兒少照顧管理機制,要如何有效建置與穩健運作,這才是該項議題現象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