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有人自稱「我玩臉書上癮」、「隨時都想拍照打卡」。這不稀奇,不少網路公司徵求「小編」,其中一項資格要求就是「網路重度使用者」。但社群媒體成癮究竟是不是心理疾病?愈來愈多研究開始探討此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兩個權威組織的工作之一是把精神疾病分門別類。任何所謂的成癮需符合某些標準,而且必須有大量研究結果支持,才能視為病態行為。WHO上個月才宣布,將電玩成癮這個年齡和網際網路不相上下的老問題,列為一種精神疾病。

研究賭博癮、網路癮、濫用社群媒體超過十年的諾丁漢川特大學心理學家葛瑞芬說,「你問我相不相信人會因為太沉迷社群媒體,以致忽略現實生活所有事情?我確實認為這有可能發生。」

葛瑞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成癮造成的行為特徵,和化學物質成癮(吸菸、酗酒)常有的行為特徵相同,包括情緒波動、孤僻、衝突與故態復萌。

最重要的因素是,一個人能不能分辨出怎樣是正常,怎樣是有害身心的社群媒體使用行為。葛瑞芬表示,以電玩為例,他遇過很多非常愛玩電玩的人,生活卻沒有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應。

使用時間 非成癮標準

如果這些人沉迷2年,也許會發生肥胖或久坐產生的健康問題。但只要對電玩的熱情沒有影響工作或者人際關係,就無須擔憂。此外葛瑞芬認為,將使用時間長度作為成癮標準「不太正確」。兩人花一樣的時間在社群媒體,其中一人有工作、家庭與小孩,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民調,40%受訪者認為,使用社群媒體2到3小時以上屬於過量。但我們也知道,大部分網路使用者每天至少花2小時在社群以及傳訊息,可是他們大多沒有成癮問題。

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慮,時間只是其中一個。葛瑞芬與同事庫斯在2011年發表史上第一篇有關社群網站成癮的研究回顧,當時這個主題下只有3篇論文。他們發現,外向者使用社群網站的目的是社交強化,內向者則是社交補償。另一個發現是,花愈多時間在社群網站的人,與現實人群的接觸愈少。

單身、女性、年輕人沉迷

2014年,另一篇綜述論文指出,社群使用產生持續的回饋,使用者可能以放鬆心情為目的增加使用時間,有時會導致心理依賴。2017年,一篇全國性大型研究指出,表現出成癮行為的人,以女性、年輕人和單身族群為主。這些人的教育程度、收入較低,也比較沒自信。

葛瑞芬在皇家醫學會社群媒體和心理健康研討會表示,社群媒體成癮的原因仍然不明,除了媒體內容和成癮者個人背景,也可能和「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智慧手機成癮,以及「nomophobia」(無手機恐懼症)有關。更重要的是,目前這類研究多以臉書為對象,Instagram等照片分享平台的研究很稀少。(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