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慧
(中國文化大學社工學分班學生)

新南向政策自2016年推動至今,為盼能與東南亞國建立友好夥伴關係,打造新南向產業生態鏈,強化和各國人民與社會之間的連結,政府投入大量教育經費在語言、文化與科技領域,積極鼓勵大專院校開設東南亞語言學系,對此,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已於2018年1月設立「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以促進學術研究、推動產業活動和開設語言文化課程,另外,2018年起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把新住民語言正式列入必選課程之一,也就是說,國小學生將從107學年度開始,必須在本土語文或新住民語裡,任選一門作為必修,國高中則是列入選修課程中,此關乎到東南亞語納入新課綱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思辨的必要。

基本上,該項的教育政策定調,自然有它商榷之處,這是因為:急就章地在國小端「本土語言」中加入新住民語課程,課程規劃的目標是要使每個學童都有機會親近東南亞文化,且對新住民子女來說,更能增進其對於媽媽母國文化的了解與接納,親子之間就可透過媽媽語言上的教導,提昇親子互動對話的品質,更進一步能有助於改善新住民媽媽在家中的地位,但是,就實質操作面上,一週僅上一堂課,宣示性意義顯然是遠大於語言內涵的學習,再則,企圖透過一堂課的語文課程,要提昇外籍媽媽的地位,這個目標其實也是很難達成的,更何況現階段臺灣合格的新住民語師資培育人數缺口高達六成,生活與文化的實用教材也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如何能期待孩子們就這樣學好一種新文化語言?

淮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就不全然只是對於從大專院校開設東南亞語言學系到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必選修的課綱變動,而是臺灣整個校園氛圍和社會環境對於多元民族文化的包容與接納,如何打造一個友善教室和校園,這才是極需要被加以正視看待,因此,跨文化教育不單單只是一種簡單的對它文化差異的了解與尊重,更是作為一種完整的和可加以操作的教育過程,畢竟,多元文化的充權教育成敗關鍵乃是在於學校教師是否具有多元文化素養,以此觀之,教師應以新住民媽媽的文化習慣來探索師生互動方式,互相合作促成孩子在學校生活的感受和效能表現,並將多元文化素養運用在班級經營、課程設計和教育信念上,灌輸所有的孩子們去認識和同理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環境,以求共處、共享和共榮的未來。

承上所述,多元文化社會的充權理應是要從基礎教育做起,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班級和校園,可以打破主流文化的限制和族群中心主義的狹隘思維,諸如高雄市前鎮區興仁國中就是個標竿,因為學校裡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是新住民第二代,為了讓在校學生能更貼近母國文化,讓校園氛圍充滿接納外國文化的情懷,師生長期以各種素材共創東南亞風情作品,其中更以得獎的焊接鋼雕技藝,打造出越南風格作品「穿奧黛的女孩」,佇立在校門口旁,讓孩子們在技藝創作與文化浸濡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身份認同、族群認同繼而文化認同的共同記憶和感受。

最後,社會大眾對於多元族群文化接納的意識型態易受國家政策所影響,也就是說,在這裡需要被進一步檢視的乃是包括政府的各項移民政策,誠然,移民政策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民主化狀況,但是,臺灣從1990年代以來,一直在經濟自由全球化和國族建立的兩難之間拉扯,社會階層化的移民政策又使這樣的困境更加糾結,政府一方面積極佈建新南向政策,但另一方面法規政策又不斷將東南亞外籍勞工及配偶建構為低劣階層的族群,再再點明出政府在此項社會性融合工程上應該要有的致力變革方向和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