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嬰政策是改善「少子化」問題的重要關鍵,但是有家長發現如果檢舉收托有問題的保姆,主管機關依法開出「勸導單」之後,只有檢舉家長、申訴系統與保姆三方知道,其他家長卻不知道該名保姆已被開單。

檢舉家長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表示,如果保姆有問題,主管單位只能開了沒人知道的勸導單並且加強訪視,該名保姆還是可以繼續收托,但是「最需要知道的家長卻不知道」,如果知道該保姆有被開過勸導單,家長可以進一步了解狀況,情況是否改善,自行評估是否可以接受,這是個相當重要的資訊,卻不能夠公開,開勸導單的意義何在。

《ETtoday新聞雲》記者致電詢問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表示,依目前的法規,開勸導單之後確實不會在系統上顯示任何標籤,勸導單的意義在要求保姆限期改善違規情節,改善期的長短依照違規項目不同而定,期間政府相關人員會不定期加強訪視,最終未能改善就會撤銷保姆執照,不能繼續執業,如果在改善期間就對保姆「標籤化」不太公平,除了保姆之外,包括身心障礙、老人等照護機構,也都適用類似的流程。

但是也有網友在PTT上表示,從保姆方面得知,所謂的訪視員不定期抽查,其實訪視員在去之前都會先通知,而且通常是新收託時會去訪視幾次,沒什麼特別的之後就不太會再訪視了。這樣的作業方式,讓許多網友直呼「太可怕」。

少子化已經被視為「國安問題」,政府雖然祭出很多政策希望改善台灣的少子化,但是托嬰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未能更加嚴謹周延,恐怕只會讓年輕人對生小孩更加卻步。(時事新聞來源:ETtoday,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