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龍發堂」傳出阿米巴痢疾疫情,高雄市衛生局心衛中心主任蘇淑芳前往探查,看到住民被鐵鍊拴在床柱旁、遍地屎尿,感嘆「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卅年首見」。康復之友聯盟等十多個社團昨天舉行記者會,要求龍發堂改善堂眾的精神治療與照護品質。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李麗娟說,目前已有五十個團體、二千三百五十人簽署連署書, 要求龍發堂改善堂眾的精神治療與照護品質;李麗娟說,「龍發堂不是你唯一的家」,家屬長期將精神障礙家人安置在機構內,語言、社交功能只會逐漸退化,以台灣現代精神醫療及社區照顧機構的量能,足以承載精障者的治療、復健及回歸社會。

龍發堂表示,不論療養、復健、管理或生活品質,都有與時俱進。外界指控龍發堂採民俗療法,未接受現代精神醫療,以禁錮取代職能治療,是以偏概全的說法。龍發堂以宗教關心、疏導、包容、感化為主,藥物為輔的療養方式,可讓堂眾感受到尊重與尊嚴。

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周煌智形容龍發堂住民,是「被廿一世紀遺忘的住民」,急需公私部門關懷。他說,廿年前曾收治龍發堂逃出的精障者,治療後已回歸社區,至今穩定服藥控制。

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醫師彭英傑表示,「這樣的事情不應繼續下去」,只要家屬願配合,台灣精神醫療資源會提供更好的分級處理。廿年前政府取得家屬同意,從龍發堂轉出上百名患者,八里療養院收治十七人,有名病人現在不但可工作賺錢,也能照顧媽媽。

高市衛生局心衛中心主任蘇淑芳說,十月間進到龍發堂稽查,從七樓往下走,看見一位住民裸著下半身,被鐵鍊鍊住來回踱步,周圍地上布滿黃色水灘,這是她在精神衛生領域服務卅年,從沒見過的場景,質疑龍發堂「真得是一個好的收容機構嗎?」

高雄衛生局副局長林盟喬表示,龍發堂住民有九成五屬身心障礙,依法應受身心障礙權益法及精神衛生法保護。先前已就龍發堂違反食安法、傳染病防治法及精神衛生法,開出六十九萬九千元罰單,龍發堂若無誠意改善管理狀況,不排除大規模轉介住民接受治療。(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