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有針對7歲以下的兒童提供7次免費的健檢服務,只不過,根據近兩年使用率的統計,發現到仍然有2成5的兒童並未完整利用,這使得關乎到國家機器對於一般國民的健康維護一事,是有其值得深究議論之處。

基本上,善盡對於國民的身心維護,實乃是一項文明化的進步指標,就此而言,針對不同年齡層就其生各自命週期的健康檢查,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像是兒童、婦女、中壯年或是長者而來之分類與分級的健康維護機制設計;連帶地,從預防到治療以迄於從停損設置到減緩老化,指陳出來對於該項的健康維護事宜,就不單單只是一項由上而下的依法辦理,而是有四分之一的兒童並未完整地使用到包括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評估,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等身體檢查;以及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等發展評估的兒童健檢項目,對於此一使用率的考察,就不在於使用比率的偏低與否,而是究竟是那一個環節的出錯及其所造成後續的衍生性影響,這才是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就此而言,究竟新手父母是如何看待此一兒童健檢的福利服務措施,倘若因為有所疏忽而無法覺察發展遲緩該有的因應措施,那麼,該項不去作為的積極以對,究竟又隱含那些的個人成本、家庭代價以及社會善後的外部性考量?

冀此,是否有其必要將該項免費性質的兒童健檢服務,從主觀意願與被動接觸,提升為強制規定和懲罰辦法的應有作為;連帶地,是否也要將未能依照健康手冊所列的發展時程,以定期帶孩子至醫療院所接受健檢一事,視為某種家庭運作失調的風險指標之一,藉此從兒童健檢以進一步延伸到背後家庭處遇的守護網絡,就此而言,從掉以輕心的強親教育到照表操課的資訊不對稱、從上而下的策進作為到由下而上的認知教育抑或是從發展進程到成長計畫,那麼,有25%兒童並沒有使用到完整的免費健檢一事,其所拉扯牽動的滾動影響,就不可小覷之,以此觀之,是否對於國家主人翁的照顧守候,還是偏重在疾病治療導向的臨事或事後的殘補模式,以至於忽略家庭醫生作為把關身心成長的重要性,更遑論之於預防性介入的事前防範機制的必要性。准此,對的事如何嫁接在適當的方法手段上,這使得從公共領域的兒童健檢到生活私領域的衛教觀念或父母效能訓練,那麼,擺盪在未知、不知、已知與後知的連續性關係,對賭的就不只是兒童有沒接受到整套的建康檢查,而是這當中究竟還潛藏那些有待廓清的『無知之幕』?

總之,倘若現行國健署所提供的兒童健檢服務,已經是與疾管署所提供的預防注射時程相與結合,亦即,每一次的兒童健康檢查均會搭配1次的預防注射,那麼,可及性、可近性及其整合性而來的偏低使用率,就有關涉到意願性與可接受性之歸因探究的相關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