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東部和平鐵塔倒塌造成輸電困難而來的超負用電危機,對此,行政院啟動所謂的節電政策,進而要求所有的公家機關每天下午1到3點不要開冷氣,只不過,中央政府下達的行政命令,卻有少數的地方政府抗拒不作為以及引來洽公民眾的不悅感受,這也突顯出來冰凍三尺而一日所寒的滾動影響。

誠然,海島國家如台灣,不同季節所增生的各項特定事故,早已內化成為所有住民心靈結構的一部分,這其中包括有夏季期間的限電以及冬天的缺水等等基本需求的不足、匱乏,以此觀之,用電超載而來的限電危機,理應是要提升到所有自然資源究竟如何有其風險控管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對賭於單一颱風所夾帶的颶雨,早已是餵飽了乾旱不己的水庫儲存量,連帶而來的限電危機,也總是在挖東補西的見拙對策底下,以渡過一次次自我感覺良好的難關。准此,倘若『明天過後』的自然反撲及其所造成的複合性災變,已經轉變成為某種的通過行儀式時,那麼,扣緊生態環境保護命題而來之於公部門的「淡」(例行性的政令宣示)對照於商業部門的「熱」(攸關到生產成本的控管)以及一般民眾的「冷」(任何的限制作為不可能朝一般百姓下手),這多少顯示出來在這一場限電危機的應變戰役裡,如何形塑出一種生命共同體的我群運動,這才是議題現象的考察所在。

冀此,擺盪在用水電、缺水電、省水電、限水電抑或是斷水電之間,這就不只是一字之差,而是一線之隔的背後,如何有其涵蓋規範與工具、戰略與戰術、實質與宣示以及分類與分級的綜融性思辨,這是因為:何以和平鐵塔倒塌的單一事件,竟然會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除了指陳出來電源不足應變措施的運作困境外,從能源配置政策到分散式電力系統以迄於施加於民間企業的需量競價和鼓勵一般民眾的離峰用電優惠等等的權變做法,都有值得商榷深究之處,換言之,標舉減碳與排碳的環保道德主義,自然是要有行為禁止、態度微調與認知教育的串聯性思考,否則,無論是風災或熱天所導致的供電危機,以至於讓節電措施成為一項不得不的必要之惡,但是,從政府辦公機關到民間公司行號、從工業用電到民生用電、從用電大戶到一般家戶、從高耗能產業到特定醫院以迄從白天的公領域到夜晚的家庭私領域,爾虞我詐的各自盤算,終究都是一場彼此共輸的博弈結局。

職是之故,勢必是要提前去面對限電危機的實戰經驗,也就是說,因為限電所產生的諸多不便性,應該內化以成為認知基模的一部份;連帶地,從道德勸說的『得』(鼓勵節電)轉變成強制執行的『應』(被迫停電),藉此因為得到教訓和記取警訊,而得以嚴肅地看待不珍惜水電的蹧蹋行為。

總之,面對我行我素的脆弱心性,那麼,照表操課的輪流限電,只是用以彰顯人性本賊的誘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