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二則與志工相關聯的時事新聞報導,背後所糾結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話說:以自殺防治為主軸的生命線志工和以服務獨老見長的華山志工,紛紛出現了青壯年志工難覓的告急現象,連帶而來的是推動寄養服務的家扶基金會,同樣也出現是寄養父母年齡過於老化情形,特別是屆齡退休的寄養家庭已然是從過去的『寄父母』轉身成為『寄祖父母』的變遷趨勢,對此,要如何從單一、個別與少數的志工缺工情事,以進一步窺探當前自願服務及其志工所可能預伏的失靈現象,這是因為:首先,持平來說,即使是文明化的進程,以讓台灣一地自願服務的型態、樣態或業態,展現了不一而足的競足面貌,但是,總地來看,像是志工性別的女性化、志工職業的軍公教化、志工年紀的高齡化、志工服務內涵的對稱互惠化、志工服務屬性的非專業化以及奉獻付出的行有餘力化,一直都是當代台灣自願服務難以撼動的整體圖像,就此而言,各個大型公益團體所相繼出現志工接棒的世代斷層現象,實乃是一項預期之中的發展後果,冀此,理應是要藉此一自願服務工作的發展危機,以通盤檢視諸如服務學習、志工銀行抑或是個人履行社會責任等等自願服務的建置化機制,是否有其解決策略與配套措施的對應思考?

再則,扣緊志工的世代落差情形,理當是要就從事自願服務工作之「意願問題」、「能力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以進行綜融性的論述考察,對此,是否窄化抑或是曲解自願服務的概念內涵,特別是嫁接在有錢有力之後的奉獻付出,以至於忽略了志工一職隱含的是諸如自我概念、人格特質、教育訓練、服務能量以及學習導向等等自願服務之前與之中相關探索培力的個體問題;連帶地,標舉能力問題的自願服務工作,主要乃是在於突顯志工一職,本身是有其權責的對應關係,就此而言,任意、獨斷、率性與我執等等的自願服務認知基模,點明出供需之間的媒合輸送,就不單單只是限縮在志工數量的『人流』範疇而已,而是要進一步思忖如何從互為主體的自願服務工作,以找出自律、培力以及不斷要被發想的服務能量;連帶地,從生命線志工到寄養家庭志工,關照的切入點指陳出來的將會是一種專業學習的自願服務導向,是有嚴肅看待的必要,藉此達到從停損設置到身心維護的多重目的;最後,攸關到志工的人力闕補一事,多少與時下的勞動型態、謀生不易、家庭作息有關,如此一來,相關解套的思維邏輯,也就不能只是侷限在道德勸說的傳統說法,而是自願服務工作的新趨勢型態,能否有無發想與推展的可能?

誠然,當代社會所不斷被舖陳的證照制度與績效管理,這使得攸關到自願服務或志工的論述思辨,自然也要有顛覆性的翻轉作法,就此而言,投入於自願服務的志工或義工,是否還是淪為包括在內性別、年齡、專業知能、非對價酬賞抑或是退休與否的二分區隔,以此觀之,一種起心轉念、公益共好、願捨有得、服務學習以及職務再設計的『禮物關係』(Gift Relationship),似乎也說明了無論是自願服務或者志工的招募、運用,不能陷入於某種道德主義的迴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