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針對台北市的公園與河濱等地到處充斥著各種的罐頭遊具,這除了對於一般小朋友的大腦多元刺激開發效果有限外,更是一種施加於身障小朋友身上的不友善環境,對此,台北市議會要求市府設置一個推動的專責單位,並且要以「都市計畫」的高度推行,藉此訴求一種無分族群並且大家都能夠在一起的玩樂環境。

基本上,該項針對遲緩兒或身障兒童所規劃的共融式遊具,擴大來看,這更是一項可以延伸到所有年紀的全齡式遊具,藉此讓不分族群背景的概念範疇,得以從身障議題以進一步地擴及到年齡、性別、身高抑或是其它因素的社會性包容環境,只不過,理應積極以對的策進作為,一旦是落實在工具層次的技術範疇,那麼,相與衍生的議題現象,還是有它預防性服務處遇的必要,這是因為:首先,公共領域的全齡或共融式遊具,自當有其從家庭到社區以迄於家外公共場所之於無障礙環境、相融性遊具抑或是相關輔助通用設計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社會性包容的概念發想,就不能率性的一次到位,而是如何扣緊分類分級、分層分次以及分階分段,藉此尋求一種目標管理的願景藍圖,以此觀之,建物環境的共融遊具嫁接在心靈結構的包容認知,那麼,議題的聚焦顯然就不單單只是遊具本身的研發、設計與製造,而是要先從眼前生活世界裡各項易聽、易讀、易看、易寫、易行、易住、易坐與易臥切入,從而感受到一種佈滿善意、同理以及接納的社會氛圍。

事實上,即使是共融式遊具是可行與必要的,但是,回應於從幼童同儕到親子代間與祖孫跨代而來的人身相融,那麼,攸關到公共托育、親子館與家外空間等等相關的變革工程,是有它嚴肅看待的需要,也就是說,斷然不能將此一共融議題給予過度的道德想像、簡單化約以及片面思維化,畢竟,特定屬性背景的身障兒童抑或是高齡長者,癥結點就不只是共融遊具本身的有無供給,而是要進一步地擴及到周遭景物的情境別、一般專區的功能別、回歸主流的族群別以及相處同樂的效能危險別等;連帶地,共融遊具的構思設計,更是要有訴諸於不同世代、家庭組成、人文區位、身障類別、致殘等級、建物環境、設施設備、課程設計、活動帶領以迄於遊具品項等等的整體性考量。准此,對於全齡與共融式遊具的發想作為,理應是要扣緊異中求同及其同中存異的共融指標和主體意義,藉此爬梳包括「共處-相融-共融」的階段性舖陳,就此而言,從共容到共融以及共榮的多方共好,顯然就不僅止於遊具本身而已?

總之,鎖定從一般幼童到身障兒少以迄於跨年齡層而來的共融遊具,是有其標舉社會參與、社會接納與社會包容的多重目的,就此而言,從遊具而來的相關發想,也就不單單只是侷限於遊具的品項抑或是幼教社福的概念範疇,擴而及之的是涵蓋友善、通用、無障礙以及尊重多元和包容差異的規範性指稱,連帶而來的則是諸如可及性、可近性、權責姓、整合性、便利性和願意使用性的工具性操作,這更足以突顯共融式遊具的全面性推展,會是一項不容小覷的變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