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博士供過於求,且就業不理想,國研院昨公布博士生出國意願調查,3成3的博士生未來5年內有意願前往海外工作,未滿35歲的博士願意出國比率更高達5成以上,其中又以美國、大陸為最想前往國家的前2名。在有意願出國就業博士中,高達7成7有意願回國就業,顯示多數博士都有強烈回國意願。

國研院科政中心針對具博士學位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發出4萬1919份問卷,回收5423份,有效問卷數為5196份。多數樣本集中於大專校院,約占7成3,包括博士後、教師或研發人員,產業界的博士人才僅占5.47%。

主動前往海外就業的原因以「看好全球化趨勢,成為國際化人才」、「個人生涯規畫,嚮往海外工作」、「獲取更多工作技能與經驗」等三項為主;而被動前往海外就業的原因則以「國內就業環境不理想」與「海外高薪與優渥條件挖角」兩項為主。

調查結果還發現,在有意願出國就業的博士樣本中,有高達77%的博士未來有意願回國就業,其中又有89%計畫在10年內回國。

想前往美國工作,「專業或學術領域的領先國家」、「薪資較高、就業條件優渥」是兩大主因;至於想前往大陸的主因為「薪資較高、就業條件優渥」、「看好該國市場與產業發展」。

國研院科政中心助理研究員李國安表示,從調查結果可看出,台灣的博士人才有著正向的跨國流動意向,應設計媒合機制,引導海外博士人才回國。

李國安指出,博士在台灣就業狀況不理想,產業界用博士比率低,且大部分集中在研發經費前28的企業,必須夠過政策誘因的設計,把人才吸引回來。

根據調查,想在國外待很久的比率其實不高,「很多人出國不回來,是因為沒有看到台灣的就業需求。」

國研院分析,若能與出國的人才維繫良好的網絡合作關係,即使人才停留在國外,也可以對人才輸出國產生間接貢獻。

以印度流動至美國的工程師為例,透過海外轉包模式,以及所建立的IT服務聲譽,除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印度投資,也間接提升印度IT服務業的出口額。

(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