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各級學校常抱怨教育部評鑑、訪視過多,讓學校得耗費大量心力在行政作業,也衍生造假疑慮。教部去年起啟動專案小組檢討,現行122項訪視評鑑有62項今年底前要整併或停辦,重大改革則為大學系所評鑑今年將停辦,大學校務評鑑也將從過去5項目、48指標大幅簡化為4項目、14個指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表示,老師應把心力放在教學、學生身上,但過去地方政府、中小學都常反映訪視、評鑑過多,教師得花大量時間寫計畫、爭取經費等;大學也因統一的評鑑指標,讓各大學漸「趨同」,難以發展出各校特色,「各界常開玩笑說,台灣只剩一間『教育部』大學」。

教育部去年7月組成「評鑑減量專案小組」,潘文忠說,教育部現行122項訪視評鑑,今年底前有62項會停辦整併,60項透過期程延長、精簡文書、縮短程序、減少受評對象、善用資料庫等方法簡化,達到行政減量目的。

教育部綜規司司長黃雯玲指出,大學校務評鑑為了與國際接軌,仍有存在必要,但項目、指標都將大幅簡化,聚焦校務經營;至於系所評鑑,國際較少學校在執行系所評鑑,多是由學校自主監督,今年起將全面停辦,授權學校自行把關,但系所評鑑會納為校務評鑑指標之一。

「這是對的方向!」成大副校長黃正弘表示,過去評鑑、訪視確實太過頻繁,每次只要教育部官員來,學校就得勞師動眾;但準備這些評鑑資料,對學校內部成長其實沒有幫助,若能回歸給學校自主管理,能減少學校負擔。

外界擔憂缺少評鑑系所品質恐難以把關,黃正弘認為,大學市場是自由競爭,一個學校、學系會不會進步,與評鑑沒有關係,而是來自學校內部的自我要求,各界應相信大學的自主把關,市場也會決定學校、系所的存廢。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則指出,許多新南向國家在了解台灣大學系所的情況時,會參考高教評鑑中心的官方資訊,如果教育部不再辦系所評鑑,學校還是得透過教育部或國際認可的機構進行外部評鑑,這樣才有公信力,讓學校能在國際化道路上獲得認證。(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