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針對近來所頻傳的博愛座讓座爭議事件,新北市政府特別邀請Duncan協助設計簡單、明瞭的禮讓新標章,以讓有隱形乘坐需求的弱勢民眾,藉由無聲的互動溝通,來減少不必要的爭執,從而讓大家培養正確的讓座觀念與公民美德。

基本上,層出不窮的博愛座讓位風波,多少陳出來在讓與不讓之間,實則是糾結著包括人性、制度以及文化之多方因素的相互拉扯,就此而言,針對有隱形乘坐需求的民眾來設計的禮讓識別標章,是有它用以強化某種視覺效果和溝通功能的多重效益,只不過,關乎到誰有資格可以優先去坐以及相與關聯的身分確認為何,這也點明出來從老殘婦孺的對象之間到顯著隱性的不同情境之間,那麼,聚焦點就不全然只是在於如何讓一般大眾,得以耳目一新於該項識別標章的設計,而是要如何就其涵蓋從認知教育到態度調整及其行為導向而來的認知基模轉化,藉此讓『心中有愛以主動讓坐以及處處都有位置可以坐』的讓位舉措,集結成為某種的從眾行為甚或是某項的社會運動。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直指出來的將會是長久以來所涉及到不小心誤坐到博愛座、沒意願要將一般座位讓出、未能知曉對方有隱性需求、不知道如何釋出善意或是唯恐用心遭受到拒絕等等的讓位歸因,藉以提出從顯性到隱性需求、從博愛座到一般座位以及從弱勢人口到一般民眾之分類分級的不同對應措施;連帶地,新識別標章的概念內涵,除卻技術層次的標章設計外,宜有它之於機會教育且觀念充權的人文工程!

事實上,該項如何得以正確讓坐的推廣教育,多少還是要正視到博愛座本身的設置,究竟是實際受用還是口惠不實?就此而言,關乎到博愛座的座位本身,更宜要回歸到通用設計的「異中求同」以及特殊狀況之「同中存異」的綜融性檢討,否則,新識別標章的作用當只是提醒或引導一般民眾,多些知能覺察的主動讓位,但是,對於無論是顯性或隱性之有迫切需求的弱勢民眾來說,其所挪出來的座位,是否敢去坐、坐的舒服以及坐的安全?畢竟,當前一體適用的博愛座,還是欠缺了適用於不同弱勢族群的人體工學設計,這使得諸如縱深太窄、椅面過滑以及蹲起不易等等的結構性限制,導致徒有博愛之名但卻是不敢去坐之憾,就此而言,全面性用以檢討博愛座本身的座位設計,不僅是實屬必要更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變革工程,也就是說,夠用、好用和有意願使用的無障礙博愛座思考,這會是檢視博愛座作為某種引領良性社會變遷一項重要的文明化指標!

總之,欣然見到政府部門願意就使用博愛座的標地對象,從官能性以進一步延伸到內隱性的不同對象,至於,從對象之間到對象之內以迄於從服務需求項目之間到項目之內的個別性差異規劃設計,點明出來所謂該項無障礙博愛座的易坐(Easy-to-Sit),更是有其回歸到要如何確切地落實身權公約裡「公平參與」、「機會均等」與「權益保障」等基本精神的必要性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