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Easy-to-Read)
早已於2006年12月通過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為CRPD),台灣一地則是於2014通過此公約的國內施行法,這其中公約的第二十一條裡強調身心障礙者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及獲得資訊的機會」,只不過,一般資訊的製作與傳遞上,往往忽略了身心障礙者的認知與理解,間接剝奪了這一群人獲取資訊的平權機會,對此,歐洲製訂有一套資訊製作的易讀易懂指標,並嘗試依此指標製作成為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學習指南。准此,易讀服務就是把複雜難懂的資訊,轉換成包括文字、繪本或圖片在內的簡易版本,來提供給身心障礙者閱讀使用,以使身障者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獲取相關資訊,並且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公共空間被實踐和運用。
事實上,該項無障礙的資訊易讀,也相繼落實在地方政府各項身障福利的策進作為上,特別是扣緊視覺損傷者的特定人口族群上,畢竟,這群人由於視覺的缺陷,以至於在日常生活、學習、行動和社交上產生相當多的限制,造成了社會的隔閡,因此,如何善用資訊易讀的整體規劃,以充份發揮出諸如記憶力、轉音辨音、空間概念、抽象觀念等能力,這其中包括有交通部門所設置的獨立式智慧型站牌輔以夜間輔助照明燈光、日期時間顯示、車次號碼顯示、起訖和到站時間、行人有聲號誌;工務部門公共場所告示牌的圖像識別;觀旅部門的觀光出版品電子檔;文化部門的語音導覽、作品導覽、方位導覽;以及體育運動部門的使用指南和圖像解說等,從而達到『易讀、能懂、好用』的變革目的和落實身權公約「公平參與」、「機會均等」及「權益保障」的基本精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資訊無障礙
(本則小百科係由王順民整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