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5年「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的結果顯示:人數高達有24,723名15歲以上的電訪民眾,發現到15-64歲與65歲以上不同的年齡層,對於「老年」的看法呈現相當懸殊的兩極化趨勢,約有八成的年輕人認為「老人有能力解決問題」,不過僅六成的長者同意此看法,至於,在體弱多病與社會負擔的想法上,世代之間的認知落差,更形拉大,超過五成以及四成以上的長輩,覺得老人體弱多病且沒有工作能力、是家人社會的負擔,不過,僅一成多的年輕民眾同意此看法,冀此,這多少指陳出來關乎到年長者本身的自信心及其所可能需要的社會支持,仍然還是有待加強。

誠然,高齡化已然是一項普遍共通的全球趨勢,截至2016年6月的最新統計出:台灣一地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300萬人,占總人口的12.8%,預估二年後老年人口的比率將會一舉突破14%,擠入所謂的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之林,乃甚至於會在十年後達到總人口數的20%,而成為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對此,攸關到長者的看顧議題,這已經集結成為某項的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連帶地,從上述的調查發現,亦顯露出來若干的考察線索,也就是說,從退化到老化而來的老邁動態歷程,理當是一項涵蓋生理、心理、社會、認知、發展與性之綜融性質的整體性關照,也就是說,回應危險因子之於健康行為的衝擊影響,那麼,從社會化到再社會化以迄於內化成為某種對於老人圖像自覺性感受的認知架構,這似乎也彰顯出來無論是單獨的個別老人抑或是加總的群眾長者,表述出來於諸如體弱多病、無生產能力或是成為他人的負擔累贅等等負面、消極以及偏頗的認知基模,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就此而言,無論是近老、已老或者老老的任何一個人生階段,究竟是什麼樣的加惡因子,導致形成了該項『孤獨性存在』的人身喟然,再則,加諸在這一群長者身上的累積性剝奪、制度性障礙和社會性排除,那麼,油然而生的『存在性孤獨』,是否也意指著更令人擔心掛慮的自我放棄行徑,像是拒絕就醫、慢性自虐甚或是自殘了結等;連帶地,在馬上可遇見到的將來,對於已經是倒數計時的台灣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消失事實,那麼,進入所謂人口機會視窗(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的關閉階段之際,涉及到人口海嘯的議題現象,關注點就不全然在於究竟是以多快的速度,以讓台灣社會呈現人口零成長或人口負成長的變遷趨向,而是所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會是一項對象多樣、內容深邃以及需求複雜的複合性名詞概念,如此一來,上述自我烙印的標籤效應,當只會更為惡化以加諸在高齡者的人口族群身上,這也突顯出來所謂「長照」社會工程的迫切重要性,就此而言,如何扣緊照顧而非照護的介面,藉此思索之於長者全人關懷的建置設計,換言之,無論是日照中心的旗艦店、日托中心的複合店抑或是關懷據點的柑仔店,理當是要有分類分級與分時分程的通盤性規劃。

總之,要如何將自覺性需求的該項變遷調查資料,以轉換成為照顧政策的相關策進作為,對此,規範性思考之於工具性範疇的相互嫁接和串聯,這會是進一步的聚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