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
永恆少年這個觀念乃是源自心理分析學家Carl Gustav Jung(榮格),榮格認為即使一個人的外表會隨著生理年齡而有所改變,但是,內心卻還是處於青少年狀態,如此一來,將導致性格不成熟、無法承擔責任,對此,榮格認為每一個人都要經歷「分離-個體化」的成長過程,倘若心靈成長或是自我實現(Self Realization)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目標不甚成功的話,即使是看不出來異狀,但是,內心深處還是住著受傷的小孩,這也可能是帶病的公主,也可能是沒長大的小孩,就此而言,小公主住在老態的身軀裡,她自己痛苦,身邊人也跟著痛苦,因此,永恆少年或永恆少女也類似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或公主病(Princess Syndrome)。最後,這類心理上過分依賴他人所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為 DPD)的少年,多因從小就被父母過分寵愛,造成日後長大無法獨立或是過於依賴父母,導致行為上出現缺乏自信、消極等情形,如此一來,一旦是遇到挫折就離職,更沒有續找新工作的動力,連包括是否就醫在內的基本生活模式,自己都無法下決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個體化、彼得潘症候群、公主病
(本則小百科由王順民整理)
晴天消息
- 不只是身障者牌照稅的減免,而是背後深層的社會結構問題 2025-10-31
- 「竹市身障牌照稅減免近1億,女性車主比例明顯提升」 2025-10-31
- 「AI時代讓學生變懶?大學助教怨學習程度差:連一頁的字都看不完」 2025-10-31
- 森林學堂的啟示:不讓科技主導、主宰我們的生活 2025-10-31
- 「最快明年首季上路!旅宿業開放中階移工,先從菲國引進」 2025-10-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