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側發展區間(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
蘇聯發展心理學家Lev S.Vygotsky(維高斯基)認為,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實際發展層次以及潛在發展層次兩種,這其中的實際發展層次就是類似J. Piaget(皮亞傑)所謂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亦即,什麼樣的階段會有什麼樣的認知發展能力,而潛在發展層次則是意指在大人或同伴的合作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至於,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稱之為「近側發展區間」,以此觀之,此一學習理論意指學習者現實和實際可達到發展程度的差距,這個差距通常是由學習者的獨立解決能力及其潛在發展水平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在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尚未成熟之際,還是處於萌芽的狀態,因此,可以比喻成是發展中的芽或是花朵而不是果實,因為它們還處於成長的時期。
事實上,「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被廣泛應用於研究兒童的智力發育,只是,每一個體的基本能力(即實際發展層次)和近側發展區間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要具實考慮到個體的差異,而這也是學校教育所被賦與的任務目標,因此,「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也被看作是一個鷹架,強調學習者不能在未有先前學習基礎或架構的情況下建立新的知識,對此,丹麥學者Seth Chaiklin(柴可林)從文化歷史的脈絡,詮釋「近側發展區間」本身所隱含的三個假設:(一)首先是普遍性假設,「近側發展區間」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二)其次是協助假設,「近側發展區間」理論被重組為假設學習是需要更有能力他人的涉入;(三)最後是潛力假設,「近側發展區間」是學習者的先天財產,它使得學習者能夠最好經歷最少困難以進行學習。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學習理論、鷹架理論、認知發展理論
(本則小百科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