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
鷹架理論又稱為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或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的概念或技能時,通過所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事實上,從生活經驗來看,對於鷹架理論最容易理解的說法是從在車後扶著協助孩子學習自行騎腳踏車直到學會後才放手……。
「鷹架」一詞係由J.S.Bruner等人所提出,它的基本概念乃是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Lev S.Vygotsky(維高斯基)的學習理論,泛指的是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的協助,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而根據Vygotsky的這種觀點,Bruner等人在1976年將兒童得自成人或同儕的這種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藉此強調在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歷程中,教師宜要扮演社會支持者的角色,這就有如蓋房子時鷹架的作用一樣,最初孩童需要在成人或同儕的支持下學習,不過,當孩童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應該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地轉移到孩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
總之,鷹架理論可以從Vygotsky 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開始發想,經過Bruner等人所提出以輔助學習者來維持學習方向的鷹架動態架構,演變到近年包含鷹架撤離、人與人造物鷹架並存以及減少學生自由度等各種的鷹架理論,特別是扣緊分佈式鷹架(distributed scaffolding)以區分出包括分散性鷹架(differentiated scaffolds)、重複鷹架(redundant scaffolds)與協同鷹架(synergistic scaffolds)在內的不同鷹架模式,藉此提供教師在進行鷹架教學時的各項參考。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學習理論、內在心理能力、社會支持
(本則小百科由王順民、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