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老化指數已達92.18,推估今年將破百,老年人口將多於小孩,其中更有31萬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憂鬱症,就診率卻只有1.3%。醫師指出,長者若出現無法解釋的身體疼痛或症狀、突然的行為改變或否定現實、出現悲觀想法皆為憂鬱警訊。

董氏基金會今舉辦老年憂鬱症衛教活動,呼籲社會重視長者憂鬱問題,並發表全台第一個老年憂鬱防治網站(http://www2.jtf.org.tw/elderly/),提醒社會大眾老年憂鬱症能預防、可治癒,並提供長者運動、嗜好、親友相聚、志工服務等4種方式紓壓。

分享經驗、年逾65歲已退休的林女士說,退休第2年後,漸漸才開始感覺生活失去目標,幾乎整日待在家中看電視、睡覺,即使晚間家人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餐時,餐桌上談論的話題她也提不起興趣,甚至飯吃到一半還會打瞌睡,平日忘東忘西的次數愈來愈多,最後鼓起勇氣到精神科就診,才知罹患憂鬱症,透過服藥和積極參與活動後,症狀和情緒改善許多。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蔡佳芬表示,老年憂鬱症比起青少年、成人較難辨別,由於年紀愈大,長者胃口會自然變小、睡眠縮短時數,因而即使長輩表現出與食欲差、失眠等憂鬱症狀,也易被認為是年紀大了、或是老化該有的正常現象,才易被忽略延緩治療。

蔡佳芬說,美國研究曾統計,單一社區中約有3成的長輩會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卻只有1%到5%曾就醫;患者經常表現的憂鬱症狀,如悶悶不樂、常抱怨身體疼痛卻找無病因、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忘東忘西、胃口變差等;卻在奔波各科就診後,檢查找無病因才轉介至精神科。

老年憂鬱症延遲就醫,蔡佳芬表示,病程拖延後若較嚴重,後續治療將花更多時間,加上奔波各科做檢查、服藥皆不能對症下藥,服用過多鎮定劑、安眠藥等只能短暫治標的藥物,對長者身體也是種傷害。

她提醒,當家中長輩情緒突然悶悶不樂、或哭泣流眼淚;想法轉變跟以往不同,開始否定現實產生負向思考、或行為改變突然開始整理、清理自己所愛的物品,皆為老年憂鬱徵兆,持續2周以上需就醫。(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