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云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報載日前國稅局接獲民眾檢舉,經營彩妝產品的臉書粉絲團「Yes buy it」未開立發票,有疑似逃漏稅情事,業經國稅局追查後發現營收高達上新台幣千萬元,遭追繳並罰款共75萬元,只不過,背後令眾人驚訝的乃是在於:真正經營者是一名非常叛逆、不愛讀書、逃學翹家、國小畢業、26個英文字母都不熟乃甚至要拿下商品獨家代理權時,都還是靠著GOOGLE翻譯來寫信的蘇姓少年,以至於讓網友直呼「15歲的我在幹嘛」的喟然嘆息!

誠然,連國中都沒有畢業的蘇姓少年,在文憑至上的台灣人眼中,無疑的是個失敗者,然而,他卻憑藉著自身的努力賺千萬,引發了主流媒體爭相報導,這是因為他擊碎了文憑等於成功名就的傳統象徵,直接戳破了那些認為學習只能在學校體制內的迂腐想法,相形之下,從經營網拍時運用明星行銷、回覆社群網站的每則訊息、嘗試使用工具進行英文信件翻譯等等的取巧作法,多少可以看出少年願意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也有自主學習的強烈意願,就此而言,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孩子「選擇」離開理當是可以提供學習場域的校園,成為了中輟生?而在此一個別案例的背後,又有多少孩子與他一樣,作出了相同的選擇而漂流於主流社會裡?連帶地,雖然學校肩負著教化的傳承責任,但是,其所傳遞的受教內容往往還是符合中上流階層的價值規範,以至於,當學生無法認同或吻合要求,自然會出現學習無助的挫敗感,甚至形成去學校或反社會的次級文化,尤有進者,倘若是再受到原生家庭結構的不穩定、社會支持網絡的斷裂等種種不利因素的推波助燃,如此一來,自然是會讓孩子背離了本該給予他們釣竿的學校,換言之,中輟不過是現行制度運作扭曲抑或是失靈底下的最終產物。

事實上,近年來教育部為強化中輟預防與復學輔導工作,早於1996年頒布「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規定發現中輟生應立即通報的責制任,並且透過教育、警政、社政、民政及戶政等各單位,以共同協助中輟生的復學事宜,對此,透過此預防、追蹤與輔導機制已頗具成效,以103學年國中小中輟生為例,合計有4,214名中輟生,人數之少已創下歷年的新低,而復學率也達六成之多,據此,相關數據顯示中輟原因包括有個人因素占53.58%、家庭因素占19.22%,學校因素占11.12%、社會因素占14.47%、其他因素占1.60%,亦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個人因素中的「生活作息不正常」,但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的議題現象,所衍生出來的又何嘗不是直指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的相互推拉?也就是說,在這裡宜進一步探究此一變項背後的脈絡,究竟是自願或被迫導自無法生活作息正常?畢竟,大部分少年在學期間尚無謀生能力而居住於家庭之中,家庭著實扮演教養、心理、經濟的支持角色,因此,中輟行為常反映的是某種家庭功能失衡的一個警訊!

以此觀之,現行的中輟的輔導處遇計畫,顯然仍以協助中輟生回歸體制內教育端的處遇模式,未來除了審視不同輟學生之性別、年齡、族群、成因、家庭結構、交友狀況的個別處遇計畫及其輟學前的危機預防、輟學中的保護手段或復學之後的諮詢輔導而來之分階段的處遇對策外,理當也要將服務機制進一步地擴及至生態系統,並以協助家庭復原和有效運作,而讓孩子得以能夠在安全堡壘的支持與守護之下,穩健且自由地進行此一人生階段的驚奇探索!最後,回歸到現實層面,教育的擴張主要是為了回應經濟政策,以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勞動者,然而,彰顯教育的本質是愛與陪伴,那麼,教育本身就不應該只是扮所謂功利取向的最後一哩,理當是要將教育的主體還原回到學生身上,以尊重生命和包容多元的可能性,以讓每個孩子踏上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從而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就此而言,『關於15少年CEO一事的延伸性思考』其所反諷的乃是擺盪在問題少年與少年問題之間的可能迷惘、迷亂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