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114學年度迎來史上最嚴重的師資荒,粗估全臺教師職缺就高達近2萬個,儘管教育部強調職缺數高,主要是因為有學校多次招考,重複計入,並非實際缺額,但是,找代理、代課教師的應急措施,這卻是一項不真事實,至於,相關的歸因事由包括(一)教育大環境愈來愈不友善,傳統尊師重道的觀念淡薄,(二)擁有教師證的新科老師不願執教鞭,(三)年改後的退休待遇不足,難以達到相對安全的所得替代等,如此一來,現行師資的老齡化、疲乏化、侷限於教匠職業深化,以及以拖待變苟且化,當只會成為壓倒受教權益的最後一根稻草。

…………………………………………………………………………………
在遙遠的星河系中,有一顆名為「知識之星」的教育星球,這顆星球以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智慧傳承而聞名於宇宙,然而,近幾年來,「知識之星」卻是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師資荒危機。這場危機就如同黑洞般,吞噬著「知識之星」的星球光芒,讓原本熠熠生輝的教育系統逐漸黯淡,「知識之星」究竟發生了什麼?它又該如何重拾昔日的輝煌?。

第一幕:星河的教育逆流
「知識之星」的教育系統曾經是整個星河系的典範,教師們被尊稱為「智慧的守護者」,他們肩負著培育新生代星民的使命,傳授知識和啟迪心靈,然而,如今,這些智慧守護者的數量卻逐漸減少,許多學校甚至於在開學後仍無法找到足夠的教師來填補教室的空位。

在這顆星球上,有一間名為「看見天光」星學院,校長老謝是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空蕩蕩的教室,讓他心中更是充滿憂慮,他曾經試圖以各種方式吸引教師,從提供優渥的福利到打造美麗的校園環境,但是,效果卻是微乎其微。老謝感嘆道:“「我們曾經是教育的燈塔,現在卻連燃燒燈油的人都找不到。”

第二幕:教育制度中的隱形枷鎖
「知識之星」的教育危機並非偶然,而是制度性問題的累積結果,首先,年金改革猶如一場寒冬,凍結了教師們對未來的期待,過去,教師們雖然薪水不高,但退休金相對豐厚,足以提供他們一個安穩的退休生活。然而,改革後,退休金大幅縮減,導致許多教師不得不延遲退休,卻步不前新進教師的補充速度也因此受限。

此外,新法規衍生出的「校事會議」和「性平會議」等組織,本意是為了促進校園公平,但卻成了部分勢力的操弄工具,許多教師因莫須有的指控而身心受創,甚至於選擇保持緘默或被迫退隱離職,這些制度性的枷鎖讓教師們如履薄冰,失去了教學熱忱和教育初心。

第三幕:「天星」智者的啟示
「知識之星」的危機引起了星河系中許多學者的關注,其中有一位名叫「天星」的智者,他以其犀利的批判和深入的教育研究而聞名,他指出:“師資荒並非單純的人力不足,而是整個教育系統深層次失衡的結果,當制度不再保障教師的基本權益與尊嚴,他們自然會選擇離開這個崗位。”

「天星」進一步分析了危機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他認為,「知識之星」正陷入一種教育逆淘汰現象,也就是說,優秀的人才因為制度的不友善而流失,而下來的人,則是因壓力過大而難以發揮其潛能,因此,他呼籲星球領導者重新審視教育政策,從根本上改善教師待遇與工作環境,這是因為:“唯有讓這群智慧守護者感到安心,他們才能夠點燃學生心中的光芒,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薪水,更是一個可以安心教書、真正實現教育理想的環境。”

第四幕:「星為」的覺醒與希望
在這場危機中,也有一些年輕人選擇逆流而上,他們被稱為新星,是一群立志改變現狀的新生代智慧守護者,其中有一位名叫「星為」的新星,他在實習期間目睹了許多教師的辛酸,但他並未因此退縮。「星為」相信,教育是改變星球命運的重要力量,他決心以自己的方式為知識之星帶來希望。

「星為」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畫,包括推動教育法規改革、減少行政負擔、提高薪資待遇,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教師心理支持系統,同時,他還呼籲更多年輕人加入教職行列,共同為知識之星注入新的活力。

後記:
「知識之星」的師資荒危機如同一場暴風雨,摧毀了許多人的希望,但也激發了新生代教師的覺醒,在這片星河中,每一顆星都散發著微弱但堅定的光芒,它們象徵著教育改革的可能性與未來。

正如「天星」智者所言的:“:真正偉大的教育,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生存,更是教會他們如何點燃生命中的希望。”,「知識之星」需要的也不僅只是延攬更多教師,更是一場深刻且全面的制度改革,唯有如此,這顆星球才能重新綻放光芒,成為整個星河系中智慧與希望的象徵。

請記住:教育如同星河,需要無數顆明亮的小星點綴其中,每一位教師,就是那顆點亮生命與智慧的小光芒,當制度成為枷鎖,當希望被壓抑,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光源」,更需要改變那遮蔽光芒的不公陰影。唯有如此,才能讓每一顆心靈再次閃耀於宇宙之中……。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聯合新聞網,2025.10.28:「多校十月還在徵老師…史上最嚴重師資荒,新國安危機」)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