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為了營造更加安全、健康與平等的學習空間,教育部國教署推動《改善無障礙校園環境計畫》,每年編列經費,補助地方政府協助建置與改善高中以下學校無障礙設施設備,114年度補助各個地方縣市政府轄屬580所學校,核定經費共計約新台幣3億6,000萬元,據以提升在校師生的安全保障與學習效率,尤其是『可達』(能抵達每一處空間)、『可進)(能進入每一個區域)、,以及『可用』(能使用每一項設備)的基本要求,顯然,從物理環境的有礙設施到人文素養的有愛共融,這會是該項教育行政作為的針砭所在,更遑論每間學校60萬元不到的預算經費,如何充分且適足地滿足身障學生的不同需求。
…………………………………………………………………………………
在一片廣闊的花園裡,薔薇的嫵媚、百合的純潔、茉莉的芬芳、向日葵的熱情,各自綻放着屬於自己的光彩,進而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但也有那散發著淡雅香氣但卻是隱匿在角落的紫羅蘭,這是因為,花園裡隱藏著一個長久以來未被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某些角落的土地崎嶇不平,某些區域的通道則是過於狹窄,甚至有些地方根本無法到達,這也使得一些較弱小的花朵和動物,無法享受花園的美好,特別是與其他生命的交流,顯得更加困難。
第一幕:百合的憂心和提議
百合是一朵心地善良且富有智慧的花,她總是關注著花園裡每一個角落的動態,有一天,她注意到那株生長在陰暗角落的紫羅蘭,因為地形的限制,無法到達陽光充足的區域,也無法與其他花朵一起參與花園的百花聚會,百合心中不禁感到憂慮,她想:“這樣下去,紫羅蘭和其他需要幫助的花朵該怎麼辦呢?我們不是同一片花園的一員嗎?”
於是,百合召集了花園裡所有的花朵,舉行了一場會議,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應該改善花園的環境,讓每一朵花都能自由地移動到任何地方,無論是陽光明媚的草地,還是清涼的樹蔭下,這是因為,每一株生命,都應該有平等的權利去享受這片土地的生命交流。”
第二幕:薔薇與向日葵的爭論
百合的提議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薔薇首先發言,她說:“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但我們要如何實現呢?鋪設通道、修整土地,需要耗費大量資源,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做到?”
向日葵則支持百合的想法,他說:“如果我們不開始行動,那些需要幫助的花朵永遠無法獲得平等,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努力,那怕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都要讓他們能夠綻放生命的光點。”
薔薇皺了皺眉頭,她並非反對這個提議,她擔心的是資源分配是否會影響到其他花朵的生存,於是,她問向日葵:“「如果我們將資源用於改善通道,那麼,其他需要養分和水分的花朵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
向日葵回答道:“我們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方法,一步步改善,而不是一次性完成,只要我們有心,總能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法。”
第三幕:紫羅蘭的內心聲音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時,一直沉默不語的紫羅蘭終於開口了,她說道:“其實,我從不奢望能像你們一樣站在陽光下,只要能夠偶爾參與妳們的聚會,聽聽妳們的笑聲,我就已經很滿足了,因為,有更多像我一樣的花朵,它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陽光,而是能夠被平等對待的機會。”
紫羅蘭的話讓所有花朵陷入了沉思,她接著說:“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攜手改變這片花園,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那些未來可能來到這裡的新生命,我們應該為它們創造一個更加友善和平等的環境。”
第四幕:改變的開始
紫羅蘭的一番話觸動了所有花朵,它們決定採取行動,百合提議成立一個「無障礙花園委員會」,由不同種類的花朵代表組成,共同規劃如何改善花園環境。委員會首先制定了一個三大原則:『可達』、『可進』和『可用』。
(一)『可達』:讓每個角落都能通行無阻,不再有被遺忘或孤立的地方。
(二)『可進』:確保每一條通道都足夠寬敞,任何花朵或動物都能順利進入。
(三)『可用』:確保每一項設施都能夠被所有的植物花卉使用,例如水源應該設置在所有生命都能輕鬆接觸的位置。
根據這三大原則,委員會開始進行實地調查,標記出需要改進的區域,他們還邀請了住在附近的小動物一起參與規劃,例如鼴鼠負責挖掘平整土地,蜜蜂和蝴蝶負責傳遞消息。
第五幕:天星智者的教誨啟示
在改造過程中,百合想起了一位曾經來訪過花園的「天星」智者,他曾經提到過:“無障礙設施不僅是一種物理環境上的改變,更是一種心理與社會層面的革新,需要的更是一種理解與共融的文化氛圍,而非僅僅停留在硬體的設施建設上。”
百合將這段話分享給委員會,她說:“我們不能只是修建通道和設施,更應該促進彼此之間的理解與支持。只有當每株生命都願意伸出援手,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平等。”
後記:
經過多年的努力,花園終於煥然一新,崎嶇不平的小徑變成了寬敞平坦的大道,每個角落都鋪設了無障礙通道,甚至還設置了專門供較弱小生命休息的小平台。
紫羅蘭終於可以參加聚會了,她站在陽光下,看著其他花朵和小動物歡快地交流,心中充滿感激,百合也欣慰地看到,那些曾經因為環境限制而被忽視的生命,如今都能夠自由地享受這片大地的共融之美。
這座花園就像我們現實中的校園,每一位學生都是其中的一朵花,然而,要讓每一朵花都能綻放光彩,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建築上的改變,更是心靈上的共融與支持,誠然,「無障礙」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讓每個生命都能感受到尊重與平等的文化。
請記住:期待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朵「百合」,用行動去改造與改變我們共同生活的這片土地和這畝園地。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聯合新聞網,2025.11.09:「教育部114年補助3.6億 580校改善無障礙設備」)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