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序:醫院評鑑階層化
112年度醫院評鑑結果顯示,臺北區的醫學中心打破上限增至10家,對此,主管機關直言現行的臺北區醫學中心,有數量過多之虞,未來將回歸8家名額,至少會有2家醫學中心將於下次的評鑑刷下來,此一政策構思,卻也引來正、反兩面的各自議論,醫界人士擔憂,若嚴格限制名額的話,恐將淪為排名賽,各個醫院更形爭得你死、我活,勢必不利於醫療常態化發展,民團的這一方則是認為,回歸上限名額,乃是正確方向的治理方向,特別是國內目前共計已有23家醫學中心,單就10家醫學中心的臺北區,占比率就超過3分之1之多,區域之間的醫療資源分布,明顯不均和不公,況且以國內人口來看,23家的醫學中心數量已然出現過多的擁塞現象,若果一直放寬醫院的升格,這除了使得醫療財團法人更為坐大、壯大外,資源分布不均的階層深化,更會是區位社會不平等的一項發展警訊。

……………………………………………………………………

在一片廣袤的森林裡,住著各種動物,它們組成了一個繁榮的社會,這個社會中有一群特別重要的角色——醫療樹,這些醫療樹乃是森林居民的健康守護者,它們的枝葉可以治癒傷口、消除病痛,深受動物們的依賴。

每隔幾年,森林議會都會舉行一次「醫療樹評鑑大會」,用來選出最優秀的醫療樹,並決定那些樹可以升級為「醫療中心樹」,醫療中心樹不僅可以擁有更大的名聲,還能獲得更多的陽光、雨水和肥沃的土壤資源,然而,這次的評鑑大會卻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一)第一步部曲:北方森林的資源爭議
今年的評鑑結果宣布後,北方森林區醫療中心樹的數量,從原本規定的8棵,一舉增加到了10棵,此一結果,讓森林中的許多動物感到困惑不滿和一片嘩然:

「北方森林已經有那麼多醫療中心樹了,為什麼還要增加?」。一隻年長的松鼠在議會上提出質疑,「這樣下去,其他區域的資源分配怎麼辦?」

議會主席大象沉重地說:「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北方森林的醫療中心樹數量過多,不符合我們一貫追求的資源平衡原則,未來,我們將回歸到8棵的上限規定。」

然而,這樣的決定,卻在醫療樹之間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一些醫療樹認為,限制數量只會讓評鑑變成一場殘酷的競爭。

「如果我們必須爭奪有限的位置,那麼,我們可能會過於關注得分,進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如何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療和守護森林居民的健康。」。一棵年輕的柳樹憂心忡忡地說。

(二)第二步部曲:名次之爭與深層原因
醫療中心樹之所以被動物們視為至高榮耀,不僅是因為名聲和資源,更因為森林中的健康保險制度與醫療層級緊密掛鉤,動物們普遍認為醫療中心樹更「高級」,因此,更傾向於尋求它們的幫助,醫療中心樹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病患,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而成為醫療市場的一種生存優勢。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這種制度。」,一隻睿智的貓頭鷹在議會中建議,「或許我們應該改變支付方式,不再以層級來決定補助,而是根據治療品質給予資源。這樣一來,所有的醫療樹都能公平競爭,而不是陷入層級之爭。」

貓頭鷹的一席話引起了廣泛共鳴,但也有一些反對聲音認為,改革並非易事,尤其是現行制度已經根深蒂固。

(三)第三步部曲:改革呼聲與批判聲音
一些動物團體對議會的改革方向表示支持,「回歸8棵醫療中心樹,是正確的方向。」,熱心的兔子說道:「我們應該按照森林人口分布和需求來分配資源,而不是讓某些區域過於集中。」

然而,也有批判的聲音指出,僅僅縮減數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是因為:「如果我們不改變評鑑制度,那麼,醫療中心樹之間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一隻老狐狸在議會上直言,「我們需要更透明、公正的評鑑標準,並且確保所有醫療中心樹都能履行它們的核心責任,比如照顧重症患者和進行創新研究。」

(四)第四步部曲:建設性的未來計畫
在一片混亂中,會議主席大象提出了三大改革方向,希望能為森林醫療系統帶來積極變革,首先,牠強調醫療中心樹應該是要成為森林醫療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特別是在兒科和重症領域;其次,牠計畫設立一個聯合研究委員會,加速新藥試驗,讓更多病患得以受益;最後,牠希望通過落實分級治療來減少門診壓力,並將這些成果納入評鑑標準,以鼓勵更多醫療樹專注於基層服務等核心價值。

「這些措施聽起來不錯,但我們需要看到具體行動。」,貓頭鷹冷靜地說,「我們不能再讓改革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後記:寓言中的反思
這場森林中的評鑑風波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當資源分配與名次掛鉤時,競爭是否真的能帶來進步?或者,它只是讓所有參與者更加焦慮、更加功利?或許,真正重要的是重新審視整個系統,而非僅僅調整某些數字或規則,畢竟,一片健康繁榮的森林,不應該只是建立在少數幾棵巨大的醫療中心樹之上,而是需要每一棵醫療樹都能茁壯成長,共同守護所有居民的健康,才能建設出一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家園。

誠然,森林中的每棵樹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如果我們過於專注於排名與層級,那麼,最終受害的也不僅是那些被淘汰的樹,更是整片森林中的動物們,正如睿智的貓頭鷹所言:「改革之路雖然艱難,但唯有回歸初心,以公平和健康為核心,我們才能真正建設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森林。」,人類社會,也應該從這片森林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在資源分配與制度設計上追求平衡與正義,方能實現全民健康福祉。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05:「台北區醫學中心評鑑PK,2家面臨降級」)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