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昨發布最新就業數據,九月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三點三八,但工時不足的就業人數(俗稱低度就業)增加八千人至十二點九萬人,來到今年以來最高,顯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仍在。主計總處官員說,若後續台美談判結果有利、稅率條件優於現況,勞動市場可望持續趨穩。
主計總處統計,九月失業率較八月下降○點○七個百分點,終止「連三升」,創近廿五年來同期最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九月失業人數四十點七萬人,月減八千人,主因應屆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四千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對原工作不滿意者雙雙減少兩千人。
譚文玲表示,整體就業情勢仍然屬穩定,但產業別表現分化明顯。服務業表現相對良好,九月就業人數比八月微減一千人,主要反映暑期結束的季節性效應,例如暑期工讀生退離等情況。相較之下,製造業受對等關稅與全球產能過剩影響較為顯著,九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比八月減少約四千人、年減達一點三萬人。
譚文玲說,這波關稅與供給過剩衝擊,傳統產業首當其衝,站在「海嘯第一排」。全球產能過剩與中國大陸惡性價格競爭,導致台廠在價格競爭上不利、接單受壓抑,例如機電、金屬、紡織、塑膠及汽車以外運輸工具等,景氣仍顯疲弱。
而對等關稅衝擊反映在勞動部定期公布的無薪假人數,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七日上路後,無薪假實施人數一路增加,九月底來到八五○五人,來到逾一年半新高;截至十月十六日為止,無薪假人數八五四三人。
無薪假人數九月攀高,反映在主計總處九月工時不足者(指因經濟因素如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大於卅五小時工作及季節關係,工時未達卅五小時,但希望且能增加工時)就業人數。主計總處統計,九月工時不足就業者十二點九萬人,較上月增加八千人,連續三個月走揚。
譚文玲說,對等關稅確實對勞動市場帶來壓力,但近期觀察無薪假人數已趨穩,匯率也出現回穩跡象,加上目前台美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據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對外說明,關稅條件可望「不疊加」、甚至低於百分之廿,二三二關稅部分也積極爭取最惠國待遇,若談判結果如預期,勞動市場有望進一步穩定發展。
主計總處統計,按年齡層觀察九月失業數據,廿至廿四歲者百分之十二點○一,多為初次尋職,處職場調適階段,導致失業率較高;廿五至廿九歲者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七一,卅至卅四歲者為百分之三點三七。(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0.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