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經濟成長表現超出預期,仍有4.84%的成長,但依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2024年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擴大,以最高20%與最低20%兩組相比,差距達6.14倍,貧富差距較前年增加0.02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台股8月29日指數衝上2萬4570點,創下歷史新高,股市持續高檔,貧富差距恐加劇。

雖然台灣自2016年起,年年調整基本工資,但家戶所得差距仍在擴大,前年稍有縮小,去年又擴大。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去年經濟成長率4.84%,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由於企業多有獲利,每一組薪資都成長,但最高所得組的增加幅度,明顯大於最低所得組。去年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235.7萬元,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38.4萬元,差距6.14倍。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直言,即使近年來頻頻調高最低工資,但薪資漲幅很難跟得上富人在股市、黃金市場等累積財富的速度。殷乃平分析,央行對房地產信用管制,銀行定存利率僅1%多,有錢人資金沒去路,多往股市跑,指數狂飆「錢滾錢」賺得更輕鬆。

此外,有錢人避稅、逃稅管道也多,有助脫離政府各種稅負課稅壓力。但受薪階級課稅,一毛錢都跑不掉,殷乃平表示,貧富差距拉大,仇富心態下,社會問題變多,治安也會惡化。

最低工資審議本月即將登場,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政府每年調漲最低工資,是給予基層勞工生活保障。辛炳隆直言,對於因資本利得(如股市、比特幣、黃金投資)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調高最低工資改善效果有限。

依主計總處調查,產業結構不同,縣市間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也差很大,最富前3名新竹市、台北市與新竹縣分別為150.3萬、148.5萬及148.1萬,反觀吊車尾的台東縣、澎湖縣及嘉義縣僅及78.2萬至82.6萬間,幾乎對半砍。辛炳隆指出,新竹縣市因有竹科而富有,台北市則受惠政府單位多、公教人員待遇較好,相比之下,台東縣、澎湖縣、嘉義縣等因為農林漁牧業,收入較低。(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