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毒駕案件數逐年攀升,與近年來新興毒品「喪屍煙彈」普及氾濫也成為主要原因之一,議員呼籲除了取締外,更應與教育並行。醫師也提醒,成癮性藥物恐讓身經系統更加敏感,吸食一次就會對身體產生巨大影響,導致內分泌混亂,需耗費3個月到半年前恢復期。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醫師姜冠宇指出,不管是「喪屍煙彈」還是其他毒品或成癮性藥物,只要吸食一次就有可能造成整個身體系統功能衰退,若沒有持續吸食,甚至讓人感覺魂不守舍,即便僅僅吸食一次也可能導致三個月到半年恢復期。
姜冠宇說,神經是一種高度運作的組織,對藥物反應非常敏感,吸食沈隱性藥物後,恐導致身體誤以為需要這種藥物來維持功能,導致內分泌大亂,不吸食就會出現「戒斷」反應,讓吸食者一段時間處於「失能」狀態,原本工作表現水準、社交、生活水準都會大幅下降。
議員曾獻瑩認為,市府應將毒駕防制列為交通安全治理的核心工作,從法規、科技到教育三管齊下,落實「執法與教育並行」,正視青少年面對新興毒品的風險認知落差,加強校園反毒識別宣導,建立青少年防護網。
教育局表示,透過多元課程和專題講座,將藥物濫用防制教育融入學生的學習,並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校園巡迴宣導讓學生透過毒品模型和氣味模擬器等體驗式教材,了解新興毒品樣態與危害,強化辨識能力與防範意識,去年度已辦理超過300場校園巡迴宣導,並將反毒概念從學校延伸至家庭,舉辦逾178場教師與家長研習,並利用家長日、學校日等機會舉辦逾200場親師座談,確保反毒訊息能普及至每位青少年。
市府毒品防制中心也說,待吸食者司法處遇結束後,也會啟動個案追蹤輔導程序,若裁處為緩起訴、觀察勒戒、戒治或服刑,均會在司法處遇後,由毒防中心接續提供藥癮個案管理與輔導服務,依需求轉介至戒癮醫療、中途之家、社會救助、法律服務、就學服務、保護安置、危機處理、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等多元資源,協助個案復歸社會、減少再犯風險。(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8.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