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人口已經超高齡化,市長柯文哲曾說要打造失智友善的環境,但議員耿葳下午在議會質詢指出,台北市防長者走失三大措施,包括愛心手鍊、指紋捺印、個人衛星定位,形同虛設,其中愛心手鍊執行至今22年,知曉度僅29%,更有高達67.5%的台北市民對這三種預防措施完全不知道。
北市社會局長周榆修指出,北市除了防走失手鍊、GPS位系統、警察局指紋捺印,另結合民間自辦的愛心布標、緊急連絡卡及藍牙定位智慧晶片等預防走失服務資源,提供更多元選擇。
耿葳表示,2016年至今6年半時間,高達243位長輩走失至今音訊全無,其中173人是75歲以上長輩,19人於走失時就已確診有失智症,根據研考會的民調,北市防走失三措施,愛心手鍊自民國89年執行至今22年,知曉度29.6%;指紋捺印自民國95年執行至今16年,知曉度僅11.7%;個人衛星定位自107年執行至今,知曉度為9.8%。
面對北市對長者不友善施政,耿葳要求全面檢討,尤其在愛心手鍊申請與領取部分,六都中僅台北市無法在公所申請、公所領取,也要求北市社會局與民政局須在一個月內比照其他五都,完成公所申請、公所領取的便民措施布建。
北市社會局長周榆修表示,針對失智長者走失友善政策,北市整合相關防走失服務資源,社會局製作防走失服務資源表並印製DM,衛生局的失智共照中心、失智服務據點及12區公所等管道也發送並公告於網站,以便民眾了解相關資源。
周榆修指出,現行預防走失手鍊申請窗口,考量有走失風險案家屬能第一線諮詢及連結資源為原則,採單一服務窗口及多元申請管道,主要單一窗口為老人福利聯盟,若民眾想申請失智友善手鍊,除可直接郵寄或親洽老盟外,今年3月14日起增加8個申請窗口,含6區失智共照中心、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及市府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等,協助收件後轉予老盟辦理。
另外,今年底前,將再增加北市12區14間老人服務中心協助收件及研議強化現行合作之醫院共照中心發放方式,擴大普及失智友善手鍊。(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