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自從1997年<社會工作師法>三讀通過施行以來,社工師的證照考試雖然是屢有更迭,不過,該項主要是鎖定科班社工學系與非相關社工學系之兩軌制而來的應考資格取得規定,包括有從考試到檢核;從一年一次到每年兩次;從七科全考到社工年資累計減考;從只考申論題到測驗、申論並行;從7科20學分調整為15科45學分的科目學分;以迄於從一次實習到兩次實習合計400小時等,背後所顯露出來的還是某種以科班體制內出發的權控關係,如此一來,不斷被要求的盡是對於學士後社工學分班的制度變革,進而忽略了回應於「個人(綜合大學科班、科技大學科班、科班社工、學士後社工;社工員、社工師;社工師、專科社工師;公職社工師、高級社工師)—制度(社工師證照考試制度、教訓考用推養成制度)—大環境(變遷社會底下人群服務典範的再建構)」所應該要有的典範性移轉思考。

誠然,就以2016年開始實施所謂的社工學分應考資格新制為例,15科、每科3學分再加上400小時實習等共計高達有1,210小時的社工養成,這也絕非是一時半載便能順利取得,即便這裡糾結有脆弱人性、道德危險、便宜行事、分身乏術、濃縮速成等結構性限制,但是,要如何從優勢觀點角度出發,藉此找到從陪伴與培力以及從潛能到使能的社工人力資本養成、運用,這實乃是社工專業社群面對當前人群服務的諸多社工人流亂象,所必須要嚴肅以對的變革課題,換言之,任何制度的變革措施,理當是從和合共好的夥伴關係出發,而非是一道線以逕自畫下涇渭分明的族群對峙或對立,如此一來,關乎到科班社工與學士後社工之於『求同』與『存異』的命題意旨,是可以從社工學分班的課程規劃、社工師的應考科目以迄於學士後的社工學士或碩士專班出發,藉此進行綜融思辨。

基本上,新制的學士後社工養成涵蓋有五大領域、15門課程科目,這其中有(一)社會工作概論領域課程:社會福利概論或社會工作倫理、社會工作概論這2學科;(二)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方法領域課程: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工作或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這3學科;(三)社會政策立法與行政管理領域課程: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會福利行政、方案設計與評估、社會工作管理或非營利組織管理這4學科;(四)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領域課程: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這4學科;以及(五)社會工作研究法領域課程:社會研究法或社會工作研究法、社會統計這2學科。

至於,社會工作師考試則是包括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社會工作管理、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以及社會工作研究法等專業科目以及國文(作文),如此一來,從「教—訓」階段的專業養成到「考—用」階段的專業自我,兩者之間的銜接、落差,便有通盤檢討的必要,這是因為:首先,養成階段的五大領域及其對應的15門科目,是否有其周全、互斥的綜融思考,遠地不說,社會工作概論領域課程裡的社會福利概論或社會工作倫理、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方法領域課程裡的社區工作或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以及社會政策立法與行政管理領域課程裡的社會工作管理或非營利組織管理,何以出現兩擇一的科目相互抵換情形,畢竟,扣緊整體性關照的社會福利概論以及回應於人群服務現場拉扯的社會工作倫理,實則是難以搭理的兩門科目屬性,更遑論應答於社會福利概論這門科目的知識涵養,豈只是侷限在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領域相關課程的這4門學科;連帶地,從機構內部出發的社會工作管理及其環視外部環境的非營利組織管理,更是人群服務單位如何內外兼顧和互通有無的必要涵養,如此一來,更益顯現出來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等基礎知能,相與對應的人口、財政、政治、法律、心理等橋接知能,亦有其不可偏廢的整體性規劃;最後,從物理環境出發的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以及鎖定人文環境之任務中心或問題解決導向的社區工作,需要的都是某種解構之後的課綱新構建置。

最後,「考—用」階段的專業自我,一方面社工師考試本身的鑑別度,一直都是一項尾大不掉的共傷情緒,也就是說,社工師淪為某種的個人名氣,而非是社會認可的社工公器,就此而言,如何藉由考照制度的職前養成和精進自學,來讓學習、實習、見習,得以鑲嵌於人群服務的臨場應變和獨立思辨,如此一來,「產—官—學—研」的多造,更有必要超脫各自的本位,藉此讓考試題目影響學習、教科書籍箝制思維、滾動修正轉為形式主義抑或是學用落差、考用斷裂等社工素養亂象,以至於堆積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連帶地,應科的國文一科,雖屬於比重稍輕的共同科目,但是,相較於其他的專技考試,社工師何以要加列國文這一科目,連帶地,作文的題型又要如何貼近於社工實務的知能涵養,藉此讓專業與通識的應考能力,以兼備於一位全知全能的社工師得以飛雲之下且任我翱翔。

請善待學士後社工,這也讓學士後社工養成的建置工程,有其難以承受之重。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