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近日來,因為中國嚴禁台灣鳳梨的輸入內地,致使掀起一波波的挺鳳梨風潮,只不過,該項另類愛國的從眾行為,背後所實有之集體意義的整體社會事實,會是針砭論述之所在。

基本上,原本只是一樁農產品的買賣交易,一旦是出現棄單情形,自當只能回歸到商品交易行為的契約規定,以進行談判求償之類的停損設置,如此一來,產品自身的良窳,會是兩造相互拉鋸的聚焦所在,至於,從過去被彰顯的同胞之愛,轉換成為明算帳的銀貨兩訖,更是需要嚴肅看待該項商業行為突然改變的背後,是否也隱含某種認知態度調性的嘎然轉變,換言之,從當下的遭遇以思索日後更多類似境遇的必要應變措施,如此一來,被棄單的鳳梨,就不應該是被過於突顯用新台幣加以買單相挺的集氣行為,乃甚至於是淪為某種激情以對的義和團行徑,而是要回歸到爾虞我詐的經濟市場交易,藉由從主客到優劣之間的多重考量,以針對包括產品瑕疵、統戰目的、示警效果在內的歸因事由,思索各自的因應之道,更不應該是過於將棄單議題予於單一化(通通是阿共的統戰陰謀)、單純化(鳳梨的生物病種早已由來許久)以及單調化(率性的全民買單或部隊吃下)。

事實上,農產品之類的對外貿易活動,本就有某種區域關係的地緣考量,特別是兩岸地緣政治的微妙氛圍,更是不能漠視該起『鳳梨政治』的催化因素,畢竟,牛刀小試的鳳梨事件,當只是冰山的一角,揆諸於包括尚青的鳳梨、尚紅的聖女番茄、尚讚的黑珍珠蓮霧以迄於蛇咪瀧有的台灣水果共和國,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癥結所在,更遑論於從農產到魚貨以至於工業器具等攸關到國家百姓的生計命脈,如何有其風險控管的機制設計,這一點除了是不能過度對賭於政治介殼蟲之類的口條話術,也要正視到強國權控關係的客觀事實,藉此找出安身立命的生存策略。誠然,沒有政治的政治介殼蟲,就如同沒有鳳梨成份的鳳梨酥般,重點已經不在於介殼蟲或鳳梨成份,而是某種的市場品牌定位,如此一來,如何走出從經濟、政治、社會或是文化等等台灣品牌的國際定位,至少,值此瘟疫災變的後疫情時代,更是要有創造性轉化的兩岸關係。

總之,當禁輸鳳梨已然是一件客觀的事實,那麼,環視於強國虎視耽耽的伺機攫取,自為或自保之道,更不應該是獨坐窮山以引虎自衛,理當是要就戰略與戰術的不同層次面向,以反思過去的應變思維或慣性手法,是否有加以解構和新構的必要,否則,技窮的就不只是黔驢而已。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