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本月初啟用四座鄰里公園共融式遊戲場,朝陽公園的「鈕扣獅」、景化公園的「飛碟頻道」、樹德公園的「ParkUp大同」與中安公園的「音樂森林」,外型亮眼又有挑戰性,小朋友開心吊掛攀爬,玩的不亦樂乎,但少數家長難免心中怕怕!

然而專家指出,傳統塑膠遊具雖然安全,但是兒童容易厭倦,共融式遊戲場不但孩子喜歡,有利整體身心發展,更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規範,不論是一般小朋友或身心障礙兒童,都能安心的大家一起玩。

負責遊具安全檢驗的SGS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俊傑主任指出,由設計圖開始,文化局和設計團隊就已經與檢驗單位密切配合,遊具也是通過所有安全審查合格之後,才正式對外開放,所以家長可以不用過度擔心。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這些共融式遊戲場在設計初期,就邀請當地民眾、公民團體和跨領域專家積極參與,希望設計出的遊具,能夠培養孩子創造和建構能力,並且藉由聽覺、觸覺、攀爬、平衡感等遊戲方式,開啟孩童的感官知覺。這些遊具均通過CNS國家標準,也經過SGS專業技師檢驗合格。

目前開放的鄰里公園共融式遊戲場當中,那一座挑戰性最高呢?王主任指出,樹德公園「ParkUp大同」的挑戰性最高,其次是景化公園的「飛碟頻道」,再來才是朝陽公園的「鈕扣獅」。這三座遊戲場各有主題,也各自設計有滿足孩童冒險天性,能夠攀爬或吊掛的高刺激遊具,不但小朋友愛玩,甚至遊具製作廠商都很肯定,並且表示:「原來遊戲場還可以這樣玩!」。

日前有小朋友在「鈕扣獅」的獅背鈕扣遊具跌倒撞傷,王主任俊傑指出,這與遊具之安全性無關,因為這些遊戲場地面,為了預防兒童受傷,均使用加厚的柔軟防撞材質;然而,面對全新的共融式遊具,兒童並不一定熟悉玩法,所以家長應先閱讀遊戲場旁邊所設立的告示說明,參與維護兒童之安全,並且陪孩子先熟悉玩法,尤其不滿五歲的幼兒,更需要家長陪伴,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小朋友受傷。

其實對於這些原創的共融式遊戲場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不是安不安全,而是耐不耐用!王主任分析說,小朋友不會依據大人的想法來理性使用,而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所以遊具的耐用度要特別考量,材質的選擇也變得很重要。

這幾座遊戲場開放啟用迄今,正如王主任預料,確實有部份遊具已經被玩壞。文化局表示,損壞遊具在第一時間都完成修復並強化。對於碰傷的小朋友,也立刻到府慰問與了解受傷過程,並針對潛在可能碰撞處,立即做了補強措施。文化局目前每天也派員輪流在公園蹲點,觀察蒐集使用者回饋意見,年輕設計師更是天天到場,觀察使用情形,作為日後改進的重要參考。

王主任最後表示,臺北市可說是推動公園共融式遊戲場的先驅,也不吝於分享成功的經驗,就安全這部份來說,文化局把關相當嚴格,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今後應該提昇的,是增加這些遊具的好玩程度,讓政府、設計團隊與使用者能夠三贏,也讓社會大眾能從公園遊戲場的進步中,看到台灣光明的未來。

若想獲得更多有關臺北市鄰里公園共融式遊戲場的訊息,可以上設計臺北Design For Taipei粉絲團https://goo.gl/qQu66h,或掃描以下的QR Code。(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