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粥了,咱們去排!」台北龍山寺前的巷子用餐時間排起人龍,各自棲身的街友湊過來排隊等素食店發熱粥;艋舺公園的老遊民起身走了幾步,選擇紅衣男子騎腳踏車送來的愛心便當。

艋舺公園迴廊下排列多個睡袋、棉被裝成的袋子,袋子上都寫了名字,物主就是以公園為家的街友。這裡的街友不愁肚子餓,因為天天都有「愛心餐」可吃;他們也不擔心天氣變化,萬華區富民里長范添成形容這裡是獨一無二的街友庇護所,公園下方就是捷運站,迴廊、捷運站都能遮風蔽雨、避寒,天熱還可進地下商場吹冷氣,不時還有路過民眾捐錢做愛心。

「別再捐了,你們的愛心正在製造其他人的災難。」家住龍山寺附近的女網友sky185向善心人士喊話,別再濫用愛心,讓龍山寺這個國際觀光景點滿地雜亂,處處都是行乞者。也有網友在臉書成立「禁止餵食遊民」專頁討論街友議題,認為民眾一再捐贈食物,反降低街友回歸社會的意願。

芒草心協會社工師李佳庭說,街友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協助,非一次性的發餐;以艋舺公園為例,社會局雖禁止在公園發街友便當,不少人仍堅持「做善事」,造成街友三餐、甚至消夜都有得吃。

「送餐的善心人士願意接街友回家住嗎?」一名當地女住戶說,台灣的街友九成都有家,外界應探究他們為何不被家人接納?一些更生人因有一些前科,連家人都拒絕同住,這個問題不先解決,只一味發給他們便當,街友更有理由續留街頭,有多出來的錢就買酒喝,反而害了他們,也製造當地居民困擾。

「台灣人心良善,但善良的力量應兼具慈悲與智慧。」這名女住戶說,到公園救濟街友的往往不是在地人,不知在地人的擔心;街友打架鬧事時有所聞,許多街友身上帶著傢伙,對當地居民而言何其恐怖,但外地人並不知情。(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