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上月宣布放行二家國際加熱菸菸商,包含吸食器具及菸草柱,分別可於十月十一日及十九日開始販售。知情人士透露,相關產品已在上周經過海關輸入國內,據傳下周五將上市。台灣拒菸聯盟昨批評,政府簡直是「菸害放任,而非菸害防制」,管制淪為空談。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菸害防制法修法禁令,包括禁止電子煙、加味菸,唯獨加熱菸可進行審查,但衛福部尚未禁止加味菸,就要開放包含口味添加物在內的加熱菸進入國內,完全是本末倒置,「為何不是等配套完整再開放?」青少年吸菸比率逐年上升,盼政府盡快公告禁止「加味加熱菸」,別等到年輕人真的上癮了,再來處理。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依政府預估,加熱菸進口可以新增菸捐稅收約廿億元,但以菸捐及每人每月吸菸量等數目預估,將新增十四萬名吸菸族,菸商爭取加熱菸載具外部包裝不必標示菸害警語,但加熱菸販售者依法不可促銷廣告、也不得陳列展示,雙十連假後菸商可能開始販售,但各縣市政府稽查人員等,都還不知哪些品項是政府允許的十八項特殊規格加熱菸。
國教行動聯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說,加熱菸不像傳統菸品有濃厚臭味,讓年輕族群誤以為不傷身,或可用來幫助戒菸,加上業者推出「加味加熱菸」,吸引力更是致命,政府先讓加味加熱菸上市,並稱日後才要管理的作法,簡直是「先上車後補票」,放任菸害傷害年輕族群,呼籲亡羊補牢,盡快下架加味加熱菸。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加熱菸屬指定菸品,須經健康風險評估才能販售,近期將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法,待修法後會處理加味菸問題,但各國管理加味菸作法不同,有些國家以風味區分,有些則用成分判斷,目前正對於執行細節做最後的確認,希望找到最能執行、最能保護青少年的方案。
石崇良表示,至於電子煙是全面禁止,修法也會針對現行條文僅罰使用者、不罰持有者的漏洞加以修正。(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0.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