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青少年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最容易接觸菸品的時候,根據國健署的「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吸菸率已下降,超過5萬名青少年使用紙菸,但電子煙使用率短短5年倍增,推估逾5.4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加味菸亦是另一隱憂。
國健署提醒,青少年容易因好奇或同儕壓力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有超過8成青少年表達拒菸意願,仍有近2成未能堅定拒絕。另外,9成慣性吸菸者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青春期就開始吸菸的人,比成年後開始吸菸的人更難戒菸。
國健署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菸品的誘惑,多數研究指出,大眾媒體置入吸菸行為以及看見同儕使用菸品,都會增加青少年嘗試菸品的興趣。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新興菸品的行銷伎倆多元,包含炫麗包裝、誘人口味、產品設計等,並標榜「減害」來得到年輕族群的認同。多數人以為「吸一下沒什麼?」菸品和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癮性物質,許多人嘗鮮就此成癮。
統計數據顯示,在習慣性吸菸的人中,就有近9成是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羅素英強調,菸草商挹注大量經費行銷菸品,意圖誘使青少年成為菸癮者;青少年時期是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菸品易導致腦部「持久性」損害,致使學習與記憶效率下降,情緒衝動易怒、焦慮憂鬱等。
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幫助青少年遠離菸害,一起拒菸、戒菸:
1.安排在禁菸場所或不能吸菸的室內場合聚會,多安排戶外活動。
2.事先和好友約定不吸菸,相互支持。
3.以婉拒理由堅定拒絕,例如:我有氣喘、家人對菸味敏感。
4.直接自信表達自己不吸菸的立場,堅守底線。
羅素英提醒,拒絕菸害,所有菸品都有害,使用電子煙更非新潮,守住自己的健康主導權;吸食電子煙行為違法,最高可處新台幣1萬元。(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7.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