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值此全球化加快速度之際,國際貿易的複雜性日益增加,各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選擇也變得愈發重要,對此,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台灣課徵32%的高關稅,此一舉措引發廣泛的關注討論,根據預估臺灣對美國的出口金額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在自動資料處理機、電腦零附件及印刷電路板等產業,要面臨到嚴峻挑戰。
基本上,關稅作為一種貿易保護手段,歷史上曾被多國政府廣泛運用,畢竟,適度的關稅可以保護本國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然而,過高的關稅則是可能會導致貿易戰,並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僅以臺灣為例,2023年對於美國的全年出口金額達到1113.7億美元,年增46.1%,這其中貿易順差高達648.8億美元,換言之,一方面凸顯美國市場對於臺灣經貿發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此一來,該項調高的關稅政策無疑是會對臺灣的總體經濟造成重大衝擊,這是因為關稅的上升及其所導致貿易量的下降,進而影響到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臺灣的經濟結構相對或過度依賴美國的單一市場,若是無法有效應對關稅的衝擊影響,極有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及經濟增長放緩,因此,臺灣必須謹慎評估此一將由所有人共同承擔關稅政策的短、中、長期影響。
至於,扣緊巨視層面的考察觀點,一方面,歷史社會學的關照角度,直指關稅政策的演變,著實反映國際關係的實質變化,像是過往的冷戰時期,許多國家採取保護主義政策以維護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但是,處於當今全球化的時空背景下,國際貿易的互動性,更使得單一國家的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愈加深遠;另一方面的政治社會學則是強調關稅政策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決策的結果,換句話說,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不僅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產業,更是為了滿足美國選民的生存需求或民粹壓力,藉此增強總統個人的政治基礎,連帶地,地緣政治如當前美中臺的多角關係,使得臺灣在美國的貿易政策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這也成為美國對中國政策的一部分,對此,如何減少因為政治因素導致的經濟衝擊,乃為一項相與延伸的應變課題。
此外,扣緊微視層面的產業衝擊反思,臺灣的半導體、電子零件等行業將面臨到直接的關稅衝擊,致使這些行業的競爭力受到實質性削弱,導致產業鏈的斷裂、資本的流失以及這些產業勞工的可能失業,而即使貿易政策須加以調整,像是尋求多元化的出口市場,或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以有助於分散風險,但是,這樣的改變也需考慮社會的整體結構調整,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的可能影響,畢竟,這些企業往往缺乏應對高關稅的機變能力,可能面臨倒閉的生存風險,如何提供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的資源,來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亦是一項重中之急的戰略性思考議題。
總結來說,美國對於臺灣課徵關稅政策的改變,無疑將對臺灣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對於該項關稅政策的考察論述,皆有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後的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等交織因素,否則,從基準關稅到對等關稅、從臺灣生產到海外投資、從出口到入口、從出超到入超、從直接到間接、從成品到半成品、從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件到其他產品,因應這一波全面性的關稅調高,以國際貿易為其主戰場的臺灣,又要如何停損設置於應該要有的風險管理,這部分實有其內外夾攻多頭皆空的發展疑慮,特別是此事件實足反映臺灣在全球貿易中的脆弱性及依附性,就此而言,臺灣應重新審視自身在全球化中的定位,推動自主性更高的經濟模式,以找到內需、外銷市場的生存策略,以此觀之,行政團隊針對美國高關稅所研擬9大面向的總經費新台幣880億方案,顯然是有些急就章的便宜行事之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從台積電決定至美國設廠投資的技術外流疑慮,到美國總統川普向多國課徵高額關稅而引發的貿易戰,外加中國頻繁性的攻台軍演,以及台灣股市有如雪崩式的下跌,顯示出國內經濟發展的前景堪憂、美國領袖滿足私慾的猖狂行徑,以及兩岸政治關係愈加緊張等諸多問題。
川普在祭出不對等的高額關稅後,影響了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即使在面對各國譴責、當地民怨四起,以及股市不斷下跌的狀況後,川普又在幾日前突然宣布,暫緩90天對於各國的關稅政策(中國除外),仍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及政治層面的影響。
身為一國領袖應當擁有宏觀的視野,並讓國與國間維持良好關係,如此大家才能共存共榮。此次不合理的關稅政策,不但為自己樹立敵人,也讓大家莫名的成為這場關稅政策下的受害者。川普的回歸,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宣言,目前看來是個難以達成的任務,難以捉摸、令人費解的行為與言論,讓我們的未來處於充滿未知、變化莫測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