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發生於單一地方政府疑似老人受到外籍看護工的不當對待情事,背後是有進一步深究之必要。
近期苗栗縣發生一起9旬婦人遭到外籍看護虐傷案件,要如何從個別的單一案件,藉此思索攸關到照顧議題及其不當對待的各項衍生性思考,這部分實有相迎於即將到來之超高齡社會所應有的超前布署和觀念澄清,畢竟,資料顯示:2021年老人保護通報案件為1萬8,898件,2022年為2萬182件,2023年為2萬2,540件,這其中施虐者與被害人兩造關係為家人者超過9成以上,外籍看護不當對待長者的比例,雖然呈現逐年的加溫趨勢,但是,以家人為先、為重的親屬照顧責任和家內不當對待,依舊是啟動老人保護機制運作的主要大宗,如此一來,關乎到老保議題現象的變遷意涵和對應思索,實屬迫切、必要。
誠然,即使外籍看護的施虐案件數,正有逐步增加的惡化趨勢,但是,對於老保議題現象的釋讀、解析,理當要有從家屬親人到外籍移工以及從家庭私領域到長照機構公共場域等等所延展出來老人不當對待的不同概念內涵論述,這其中包括:從通報成案到老保黑數的老保服務落差、從進案服務到相關處遇的一主責多協力機制設計、從本國籍居服員到外籍家事移工的理性選擇、從交易成本到機會成本的照顧人力支付代價、從補充性質的居照資源到替代性質的社福移工、從有人照顧的居家到宅服務到有專人照顧的在宅移工看護、從有人或專人到有專業之人的照顧品質、從引進家外人力的市場消費到家內親屬扛責的照顧素養、從照顧意願或能力到無力以對的結構性限制,以至於從僅剩不多的家人親屬到不須家人介入的零家照者。
連帶地,包括在家老化之生死於廝的『價值觀念』、親屬責任之毒性壓力的『政策方向』、長照建置之福利服務的『法令規章』、長照布建之四大錢包的『制度擘劃』及其長照措施之三分天下的『服務布建』,更是點明出來:該項的單一老人保護案件,實有其類似、雷同案例所加總而來集體意涵的整體性事實關照,況且還有諸如身體、性、疏忽、精神、財務剝削或其他的老人不當對待樣態,以及潛藏於同屬城堡照顧模式之居家型、社區型和機構型的不當對待事情,以此觀之,理當要同步思索攸關到同一世代之長照悲歌『老老化』、不同世代之長照悲歌『老障化』、同一世代之長照悲歌『手足化』、不同世代長照悲歌『幼齡化』及其無關世代之長照悲歌『機構化』在內的老障幼兒弱勢人口,何以會出現不當對待的情緒暴衝或暴力相向,進而思索究竟是如何被醞釀、發微、加惡、暴衝到一發不可收拾,及其所隱含諸如復原充權、創傷知情、深井效應、毒性壓力、孝親基模、孝道文化東方靈魂、減法照顧西方文明,以及當只會於如常生活照顧運作不斷拉扯的盤根糾結。
好一個,未竟其功的老人不當對待情事及其左支右絀的長期照顧布建工程,如此一來,從『受虐長者』、『照顧難民』到『極限社會』的一線之隔,老保議題之惡化情事、情境和情勢,實比想像中來得棘手、不堪。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老人虐待問題涉及多層次的根源,包括照顧者壓力、長者的經濟弱勢、身心退化,以及社會對高齡者權益的忽視。隨著人口老化的加劇,老人保護案件不斷攀升,這一現象揭示了社會在應對高齡化挑戰時的諸多不足,家庭結構的變遷導致長者照護資源匱乏,加之經濟壓力和代際關係的惡化,讓許多老人面臨忽視或虐待的風險。
長者在家庭矛盾中承受辱罵、冷漠甚至精神控制,容易產生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而照顧者因承受過大的壓力或缺乏相關知識,可能無法妥善對待長者。同時,現有的社會支持體系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化。
為解決這一現象,應從法制層面加強對長者權益的保護,並設立更完善的舉報和應對機制,確保受害長者能夠即時獲得幫助。此外,政府應推動長照政策的完善,提升社區照護資源,並加強對家庭成員的教育與支持。老人保護不僅是一種道德責任,更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
這篇文章談到了現在社會在長照體系方面遇到的許多挑戰,特別是在高齡化的背景下,長者遭到不當對待的事件越來越多,讓我們看到問題的緊迫性。透過討論苗栗縣發生的外籍看護工虐待事件,文章點出整個社會在長照問題上的系統性漏洞,並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包括家庭成員、外籍看護以及長照機構這些不同照顧者的角色和責任。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感受到長照問題的複雜性和嚴重性。面對逐漸來臨的超高齡社會,現有的長照體系顯然難以應付未來的需求。不只是政策需要創新,家庭、社區和政府之間的資源連結也必須重新規劃,而且要更加注重預防性的介入,才能避免悲劇重演。同時,我們還需要重新思考「家庭責任」的分配,嘗試在傳統與現代價值觀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長照問題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而是關乎整個社會價值和未來發展的大事。當我們正視這些挑戰時,也提醒自己,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為每一個世代創造一個有尊嚴、彼此互助、共存共榮的老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