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臨床性質的學術研究,相關發現的背後實有其從失智症、失智症者、失智症照顧到失智症者長期照顧的延伸性思考。
誠然,各項的統計數據,業已突顯長期照顧議題及其失智症者的長照規劃,已經是一項隱含集體意涵的整體性社會事實,這其中包括:(一)從衛生福利部的《國民長期照顧需要調查》推估,因照顧需求而受到影響的就業人口約有2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約五分之一,點明對於家照者的社會性支持,乃是一項重要的關注議題;(二)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3月21日所公布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說,每100位65歲的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及其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一舉突破35萬的客觀事實;(三)近期也有以健保資料庫5,258位被診斷為輕度至中度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為主的臨床學術研究,研究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整體存活中位數餘命平均為7.69年,有三分之二以上患者存活超過5年、三分之一者則是超過10年,對此,研究團隊建議照顧無共病的年輕型阿茲海默症患者應規劃長達14年的照顧計畫,60歲左右的患者則需規劃12年,而70歲左右也應該要有10年的照顧方案。
此外,扣緊性別、年齡層及其共病等指標所進行的交叉分析,進一步的發現,具體而微包括:
(一)性別部分之女性阿茲海默症的中位數餘命為8.81年,比男性的6.37年還要長,只不過,扣緊國人女性平均壽命本來就是高於男性的客觀事實,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餘命同樣也是會出現女性高於男性的發展態勢。
(二)年齡層部分之40至64歲年輕型失智症,平均餘命為13到14年、65歲到70歲為12年、70歲到79歲有10年,80歲以上平均餘命僅4到6年,換言之,關乎到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餘命的遞減,除了有其年齡分層的最大解釋變異外,亦直指其他相關的影響變異,特別是隨其年齡增長而來盛行率越高的失智症及其棘手複雜的照顧計畫,點明出來『與失智症作戰』(Fighting Dementia)的艱鉅困難。
(三)共病部分之若具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心臟病、慢性肺病等共病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每增加1至2種共病,餘命將縮短1至2年,具3種以上共病的失智者,年輕型患者平均餘命則是由10多年降至6.43年,80歲以上的餘命則由4年以上縮短為2.98年,冀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存活時間係比高齡發病者長,但是,認知退化速度也比高齡發病者快,即使身體狀況較長者佳並且少有心、肺、腎臟等相關共病,但是,生活照顧的複雜程度也是不亞於照顧高齡失智者。以此觀之,對於不同年齡分布及其身心疾患失智症者,實有其復歸生活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及其失智照顧計畫之和合分殊的因應措施。
冀此,失智疾患之分類、分級及其失智症者之分齡、共病而來的分流照顧計畫,是要有包括失智者的個人動力、親屬的家庭動力、外部的系統動力之通盤性檢視,以及涉及到長照費用、照顧素養、協力團隊之整體性布建,更遑論於還進一步牽動失智症政策綱領、失智症專法或專章、失智症共照制度規劃、失智症社區自立生活、失智症服務據點、失智症養護機制之『理念—政策—立法—制度—服務輸送』的失智症整體架構擘劃,以及涵蓋喘息服務、經濟安全、社會參與、心理支持、靈性關懷的整全多層思考,以此觀之,相與關聯的命題思索,包括:
(一)依衛福部最新所公布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失智者平均每人每年總醫療費用支出為新台幣53.3萬元,高於無失智者平均的31.9萬元,此一照護支出的費用攤提,實有從必要回歸對於〈長期照顧保險法〉之制定的基本提問,畢竟,窺見於台灣未來失智總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之推估,從2024年的1.59%(37.2萬人)、2030年的2.08%(47.9萬人)、2040年的3.15%(69.6萬人)到2050年之際的4.21%(86.1萬人),更顯得失智症照顧背負龐大的社會成本。
(二)無論類別、等級、年齡、性別、共病而來的平均餘命,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在如何釐定兼具失智症者本人、失智症家屬及其失智症社會而來的照顧計畫,顯然,關於這部分的建置工程,實有其對於從失智症之病識認知到照顧行為、從意願到能力與結構性限制、從個體到制度與大環境而來的綜融性檢討,況且還涉及到最終預立醫療決定的文化主義,就此而言,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和以拖待變而來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照顧家暴、長照悲歌,早已是對於失智症者長照圖象的不同側面寫照。准此,如何掌握研擬照顧計畫的時機點,藉此讓失智症者的照顧議題,不至於淪為只要有人或有專人來照顧即可,而非是訴求有專業的人來加以照顧之於受照、家照、主照、他照、外照等『照權』維護。
(三)此外,關於失智症者的照顧議題,實有必要從生態系統切入,藉此涵蓋全人、全程、全家、全社群、全齡和全社會的協力網絡與照顧體系,畢竟,包括失智症者的照顧角色扮演,是有必要針對照顧者之老伴化、女性化、高齡化、身障化、脆家化、特境化、高危化之類的處境、情境、環境與困境,以進行結構性解套。
(四)最後,失智症乃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需要藉由一系列不同的測試方法,以進行診斷,其過程不僅複雜、耗時又耗費,這也讓對於『失智症—失智症者』的圖像描繪勾勒,尚屬於某種的無知之幕,如此一來,相與對應的研究命題思索(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24),實有其綜融以對之必要,像是:
01.從類澱粉乙型蛋白到一氧化氮的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
02.從認知功能到心智缺陷的失智症臨床治療之理論基礎;
03.從阿茲海默症到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不同類型病因探究;
04.從認知功能障礙到感染新冠肺炎的失智症認知功能減退;
05.從橫斷到縱貫的失智症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大數據分析;
06.從醫藥衛生到營養科學的學門、學類失智症治療探究;
07.從醫護典範到整合其他處遇的失智症研究超典範建構;
08.從需求評估到人力供給推估的神經專科醫師人力分佈;
09.從巨視社會融合到微視去移動障礙的失智症社會參與;
10.從認知行為到預測因子的失智症社會大眾之公共教育;
11.從AD8、CDR、MMSE到SPMSQ早篩鑑別診斷效能;
12.從臉部情緒到缺損辨識的失智症情緒能力;
13.從偵測工具到評估系統的失智症檢核診斷;
14.從健康素養到風險認知的失智症知識衛教;
15.從詞彙語料整理到自動語音識別的失智症社會性連結;
16.從知感心理到執行功能的失智症事件記憶;
17.從訊息處理到工作記憶的失智症認知表現;
18.從睡眠障礙到遊走行為的失智症生活困擾;
19.從身體組成到核心肌群的失智症生活功能;
20.從病識感到學習參與的失智症教育;
21.從職能治療到數位科技的失智症照護成效;
22.從藝術輔療到知能訓練方案的失智症照顧介入;
23.從影像資訊系統到機器學習的失智症訓練;
24.從定位系統到數位網路的失智症緊急救援;
25.從照護環境到行為改善的失智症影響效益;
26.從照顧成本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居住選擇;
27.從照顧負荷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自覺準備;
28.從生活空間到人與環境的失智症居家經驗;
29.從罹病前後到照顧互動的失智症生命故事;
30.從虛擬實境體驗到常見問題行為的失智症照顧者效能提升;
31.從個人動力到充權復能之失智症照顧者的全人關懷;
32.從依附關係到照顧活動之失智症照顧者的角色緊張;
33.從資源使用到經驗評價之失智症家照者的照顧處境;
34.從喘息服務意識到服務體制設計的失智症家照者經驗;
35.從資訊需求歷程到資訊平台參考的失智症家照者設計;
36.從照顧酬賞到照顧品質之失智症家照者的效能提升;
37.從照顧負荷到反芻思考的失智症照顧者創傷後成長;
38.從醞釀、積累到慢性及其爆發的失智症照顧壓力;
39.從互助家庭到知識螺旋之失智症照顧者的實踐社群運作;
40.從關注議題到支持團體的失智症家屬團體動力;
41.從跨專業到多專業照護諮詢的失智症家照者成效探討;
42.從照顧負荷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家庭韌性探究;
43.從居家服務到服務效益的失智症外籍看護工運作困境;
44.從資源連結到運作困境的失智症長期照護社區式服務;
45.從社區服務到據點評核之失智症友善社區的在地老化;
46.從角色調適到因應經驗的失智症機構照護之家屬動力;
47.從居家照護到品質成效之失智症資源使用的城鄉差異;
48.從照護經驗與適應歷程的失智症照護文化;
49.從虛擬實境到社會烙印的失智症社會教育;
50.從廣度、深度到多維度、難度的失智症照顧內涵;
以此觀之,失智症多少還是處於《腦海中的橡皮擦》(내 머리 속의지우개,2004)、《明日的記憶》(明日の記憶,2006)、《被遺忘的時光》(2010)、《愛無盡》(Still Mine,2012),以及《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2014)之生命點滴時光流失的某種自我救贖之旅,這是因為失智症患者經常擺盪於外界資訊的認知能力,及其追求價值之行為能力的相互糾纏且動彈不得(entrapment)狀態。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回首過去,曾作為一名長照一點零專員,辦理家庭照顧者業務及走過許多城鄉訪視後,我深刻體會到代間資源拉鋸的生活挑戰。婚後,在照顧失智的公公及扶養年幼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我也走進專職的家庭照顧者角色,這一角色變化讓我不僅面對身體和心理的重重挑戰,差點失足無法自拔,體驗到女性角色的社會期待與壓力。這種「代間拉鋸」的現實,不僅存在於家庭的經濟與時間資源分配上,也涉及家庭成員的情感承受與心理支援。無論是在長者的照護需求和孩子的成長教育之間,還是在職場與社區中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我更加通透地理解了不同世代之間的資源分配和協調的重要性。
同理心讓我轉而支持弱勢課輔兒童,貧富階層與代間犧牲的兒童不在少數,有時無能為力家長與無法理解階層困境的師長,硬生生折斷小鷹的羽毛。
這些經歷讓我在面對人生的複雜性時,變
得更加堅韌和有耐心。同時,也促使我在職場和社區更積極地去支持那些面臨相似挑戰的家庭,努力推動一個資源共用、彼此扶持的社會環境。這樣的共融,不僅有助於減輕照護者的壓力,也能在不同世代之間創造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連結。
本文讀後思考關於失智症可能帶給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的衝擊分析,以及從個體、制度、大環境的面向,提出吾人淺見。
話說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神經退化疾病,會影響患者的記憶、思考、行為及日常功能。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從以上文章數據研究分析,其對個人、家庭及整個社會將帶來多重衝擊,不得不嚴肅視之,提早產出相對應之道。
失智症的衝擊分析
1. 個人層面的衝擊
失智症患者首先受到的影響是生活品質的急劇下降。記憶力衰退導致日常生活困難,患者逐漸失去自理能力,甚至無法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動。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失去自主性和尊嚴感也加劇了患者的心理痛苦,讓他們感到孤立無助。
2. 家庭層面的衝擊
失智症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照護,這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照護者(通常是家屬)面臨情感、經濟、時間上的壓力,許多照護者甚至會因長期疲憊和心理壓力而出現「照護者壓力症候群」。失智症不僅影響家庭的生活品質,也可能破壞家庭關係,增加家庭成員間的摩擦和衝突。
3. 社會與國家的衝擊
失智症帶來的社會成本非常高,主要體現在醫療費用和長期照護資源的消耗上。隨著失智症患者人數的增加,醫療和社會服務系統面臨巨大壓力。各國必須投入大量資源以應對失智症患者的需求,包括專業的醫療護理、社會福利支援和照護系統建設。如果這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安、資源不足及公共衛生問題的加劇。
相對應之道
1. 個體層面
針對個人,早期預防與介入是關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如規律的身體活動、均衡飲食、保持社交互動和持續的精神刺激,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針對已確診的患者,及早診斷並接受專業醫療和照護可延緩病程進展,提升生活品質。照護者也應獲得支持,包括情緒輔導和照護技能訓練,以減輕壓力。
2. 制度層面
政府應該制定健全的失智症照護政策,確保失智症患者能夠享有適當的醫療與照護服務。例如,設立專門的醫療中心,提供針對失智症的早期診斷、治療與康復服務。同時,應鼓勵發展家庭照護支持系統,如提供補助金或稅收減免,並推動照護者的專業訓練。此外,應建立專業的長期照護機構,確保病情較嚴重的患者能獲得專業的全日制照護。
3. 大環境層面
在社會層面,公眾對失智症的認識需要大幅提高,藉由宣導活動減少對失智症患者的偏見和歧視,促進社會包容。企業和社區也應該主動參與,提供適應性的工作環境和公共設施,讓輕度患者仍然能夠維持一定程度的社會參與。學校和社區應設置相關課程或講座,增強公眾對失智症的了解和應對能力。
在國家層面,應加大對失智症研究的投入,支持新藥開發和療法探索。同時,應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整合醫療、社會服務、長期照護、法律等資源,形成完整的支持系統。國際間的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環,透過分享成功經驗和研究成果,各國可以共同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
結論
失智症對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衝擊。然而,通過從個體、制度、大環境多層面的努力,我們可以有效減輕這些衝擊,提升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品質。同時,完善的社會支持和政策體系將有助於確保每個人都能在面對失智症時獲得應有的尊重、照顧與支持。
上述臨床研究揭示了失智症照護背後的複雜性與多層次挑戰。失智症不僅是個人健康問題,更是對社會的重大挑戰。台灣目前的失智症患者人數已達35萬,若加上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總數達到37萬。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數據,失智症的盛行率隨年齡顯著上升,90歲以上的盛行率更是達到36.88%。這意味著,隨著台灣人口持續老化,失智症患者數量將大幅增加。
最新的失智症照護資源建設特別強調,照護應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進行資源整合與差異化服務。例如,部分失智症患者雖然有認知障礙,但仍具備行動能力,他們的照護需求應與失能患者區分開來。針對這些患者,應提供更加針對性的照護方案,而不是採取一刀切的方式。這種精準的資源分配,不僅能提升照護效率,也能更有效地運用有限資源,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最合適的服務。
研究還指出,失智症患者的平均餘命受年齡、性別及共病狀況影響,這進一步表明照護計畫必須靈活調整,以滿足個別需求。資源分配和照護模式的精準化勢在必行。
總結來說,失智症照護的挑戰不僅限於醫療層面,還涉及資源分配、家庭支持及社會政策的全面規劃。未來的長照政策應考慮這些複雜因素,制定更加精細的照護策略,以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確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適當且有效的照護。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http://www.tada2002.org.tw/Messages/Content?Id=1207
拜讀老師大作,真的對失智問題,以及未來該面對的問題,有全面性的了解,但是
在工作上,其實常常發現失智者有被家暴之風險,當然風險與危機不是太大,就社工
而言,發現有照顧暴力問題,需與上級通報,但就居服員而言,是否有通報之必要,
實屬可討論之空間,例如發現大腿內側都是七彩瘀青,或者失智者認知混淆,主照顧者
覺得是故意在亂,當場呼巴掌,工作之中歷歷在目,只能柔性勸導主照者,雖然工作
是照顧案主,卻是在開導主照者,應該應有耐心,勸不要生氣地安撫,使其心情平靜,
就我這人的處遇,就是讓主照者心情平穩,總覺得對案主才是較佳方案,畢竟改案家
也沒有請外看護,或送機構之考量.
失智症是一種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深遠影響。家庭照顧者在這個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以下將從幾個方面探討這些問題。
首先,情感負擔是家庭照顧者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照顧失智症患者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與關懷,這對於照顧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壓力。他們常常感到孤獨與焦慮,因為在照顧過程中,患者的行為與情緒變化可能讓照顧者感到無助與沮喪。此外,隨著疾病的進展,照顧者目睹親人逐漸喪失自我,這種心痛感更是難以承受。
其次,時間與精力的投入也是一大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通常需要全天候的陪伴,這讓許多家庭照顧者無法兼顧工作或其他生活責任。他們可能需要辭職或減少工作時間,這不僅影響了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增加了照顧者的心理壓力。這種長期的疲憊狀態可能導致照顧者的健康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再者,缺乏專業支持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許多家庭照顧者對失智症的知識不足,面對患者的特殊需求時可能感到手足無措。因此,提供適當的培訓與資源支持,讓照顧者了解如何應對患者的行為與情緒,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社會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與關注也應加強,以減少家庭照顧者的孤立感。
最後,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統十分關鍵。無論是政府的政策、社區的資源還是家庭的支持,這些都能幫助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鼓勵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共同分擔照顧責任,能夠有效提高照顧者的生活質量。
綜合上述,失智症給家庭帶來的照顧挑戰是多方面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失智症,其實與你與我都息息相關,也都脫不了關係,
有可能一轉身就是你我了。
以為很遠,但更多的是潛在看不見的。
有些是家屬不想承認,有些是自己不想承認。
台劇:我的意外室友;便是淺淺的提到女主角屋主也是檢查出自己有失智症,開始決定遠離人群,不想牽累身邊的人,也不想麻煩別人照顧,或許是自尊使然,也或許是手足無措的慌亂才選擇逃避。
身為長照人員,依照政府規定上了很多失智相關的課程與研習,
但當我真的遇到的時候,扮演照顧者的我,也常常還是覺得不知該如何是好,覺得力不從心。
儘管我們都在推鼓勵長者走出戶外,鼓勵失智症患者與人群互動,
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創造真正符合他們需求的也能真正貼近他們的內心的環境呢?
面對家屬堅持自己的照顧方法時,我們也只能尊重,因為我們不是他們無法貼身照顧24小時,只能給予意見,
跟給予照顧者支持,即便知道某些決策對於患者來說可能不是太理想。
雜七雜八的仿間失智症預防課程加上國健署的預防及延緩失能模組課相互競爭,使得各個單位都處於短視近利。
為了達到政府要求的KPI,各種搶人頭手段也層出不窮,真正需要上課的亦或是仰賴這個系統支撐的,
反而卻被排外了,這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政府的政策時常在自打嘴巴但卻還是如此運行著,反應卻也只會得到官腔說詞。
因為這個制度,還要犧牲多少人?
就在我眼睜睜看著一位據點長輩成為這個制度犧牲品之後,我反覆省思,是不是還有甚麼我能夠努力的。
那陣子常常處於自責,
如果我更專業一點?如果我更細心一點?如果我再堅持一點?
而我還只是一個據點承辦?
也或許沒有這麼多如果,我能做的,只能盡我所能,用我所學的,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了。
失智症所需要的經濟和人力照顧成本龐大,尤其伴隨認知功能退化下所產生的混亂言行和無病識感,常致使同住家庭成員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壓迫,照顧一個失智患者常會使整個家庭陷入窘迫,更不論獨居長者或老老照顧就更為吃力和棘手,衍生出老虐或家暴的案件層出不窮,不佳的照顧環境又使失智長者的病情惡化,認知功能退化的更嚴重,然社會卻無足夠應接的措施和資源,便只能消極和漠視失智長者的不妥當的照顧處境。
談到失智症,對於台灣大多數人而言,往往都不太陌生,從新聞報導中常提到失智老人走失議題,延伸到年輕型失智症就業、就養議題,都很寫實的出現在我們身邊。在醫學上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血管性。根據2024最新調查》今年預估35萬人罹失智症,也牽涉導關於失智症就業議題、就養議題。對於早發型失智症、年輕型失智症,因面臨工作問題、家庭照顧、子女教養等議題,且還尚未達到退休年齡,面對蠟燭多頭燒還是得另闢一條出路,失智不代表失能,不一定就得買上離開職場,可經由專業職業重建評估、輔導調整工作內容,透過職務再設計協助或許能再職場上重獲一片天。呼應政府也可透過巡迴講座、衛教,讓更多民眾認知失智重要性,並該如何面對處理身旁失智者議題,發展更友善職場與社會環境。
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說,每100位65歲的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及其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一舉突破35萬的客觀事實。
失智症是大腦功能退化逐漸侵蝕思考、記憶、語言、問題解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行為是很複雜的疾病。因此照顧失智者並不容易,失智者不是只有長者.若察覺日常生活有記憶喪失、認知功能下降,及語言表達功能障礙,要小心是年輕型失智症(民團:年輕型失智症逾1.4萬人)。
失智症吃藥只能改善症狀並延緩病情惡化;預防重於治療,只要改變飲食、多吃健康的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腦力訓練及增加社會互動,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當然儘量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頭部外傷,抽菸,憂鬱,聽力障礙的危險因子。
建議從個人、大眾和政策層面持續努力,提升大家對失智症的知識和態度。多點同理心可以讓失智者和照顧的家人對社會的壓力小些。失智症已經成為台灣高齡化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我們需要儘早歸劃失智照護及其友善共融的社會環境截至112年底,全臺灣已有失智共同照護中心117處及失智社區服務據點535處,協助失智症者及其家庭,減輕照顧負擔.你我都有可能得失智症。所以我們需要對失智症有相當的了解,再以適當的方式來幫助患者,照顧者和患者之間,就會有更好的關係。
依據衛服部的「國民長期照顧需要調查」推估,目前因照顧需求受到影響的就業人口約2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五分之一。2024年國內失智症人數約37萬人,占總人口1.6%;推估2050年將達到86萬人,占總人口4.2%,是目前的2.3倍。另依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平均餘命達7.69年,其中三分之一超過10年。隨著醫療水準提升,失能老人之平均餘命勢必更長,照顧老人的時間可能比養育小孩更長。未來照顧高達86萬失智人口將是很大的挑戰,應正視長照「財源」與「人源」不足的問題。
財源:依據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目前長照財源包含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稅、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其他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因稅捐收入不穩定,政府預算有排擠效果,長照財源並不穩定,現在挖東牆補西牆的財源規劃將不足以應付未來長照需求快速成長所需。基於穩定長照財源考量,實有必要儘早評估實施長照保險制度,並可與現行的長照3.0財源雙軌並行,以減輕長照保險實施初期民眾及企業的保險費負擔。
人源:應從量能、品質、時間等三方面來思考。在量能方面,目前國內投入長照服務的照服員人數不足,年輕人不太願意投入長照服務,照服員以45-54歲中高齡為主,供需缺口需要靠外籍人員補足。在引進國外長照人力方面,主管機關應有策略性規劃,以滿足長期人力需求並兼顧國內勞工工作權益。在品質方面,應提升服務的專業性,透過加強整合各專業人員資源,提高全人、全程、全家的協力網路,對被照顧者及照顧者提供服務。在時間方面,目前長照2.0在夜間及假日的服務量能嚴重不足,長照3.0時應設法提升這段時間的服務供應量能,讓主要照顧者能在夜間及假日有足夠的喘息支援。(范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