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這也使得相迎高齡憂鬱諮商世代的到來,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衛福部委託國衛院的調查顯示,以國內七千六百多名50歲以上的受訪民眾為其分析樣本,這其中有一千兩百多人被判定為有憂鬱症相關症狀,但是,卻僅兩成七接觸過醫療服務,並且一成一自認是獲得有效治療,如此一來,是否有就醫的意願及其願意接受後續的諮商,兩者顯然是存在正向關係,但是,從未滿65歲的中高齡到65歲過後的高齡,抑或是包括65-74歲的初老、75-84歲的中老、85-94歲的老老、95-未滿100歲的超老以及超過100歲之人瑞等等不同年齡類別及其各自所對應的個人動力、家庭動力、社會文化動力,直指出來兼具某種個體、群體且整體性意涵的該項『高齡諮商』,背後所牽涉的多樣、深邃、複雜、歷程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而這也凸顯迎接老人國的應有布建,當前的諸多策進作為幾乎是束手無措的難以招架。

遠地不說,要如何從固著的傳統文化認知基模以帶動對於老後人生的創造性轉化,這當中斷然不僅止於諸如壞損觀點、生命週期、撤退理論、認知行為、繼續活動、活躍成功老化等詮釋見解,連帶地,像是下流老人、極限村落、無緣死、孤獨死、多死社會、火葬場難民、第三人生、橘世代、退休難民、生產性老化等等高齡長者的人身圖像勾勒,也是侷限於某種特定對象、特別項目和特殊需求的生活寫照,如此一來,對於老化認知及其因應對策,顯然是處於某種『無知之幕』的進退失據,誠然,迎接超高齡社會而來的高憂鬱諮商世代,就其已然成為下一個的攻防重點之際,要如何針對諸如老化認知、生理狀況、心理素質、理情教育、身分轉換、體適運動、疾病覺察、教育程度、家庭組成、經濟安全、社會資本、孤獨存在、人文區位,以進行大數據資料勘查的圖像爬梳,此一攸關到高齡學的典範建構,台灣地區尚屬於從個別領域到多領域、跨領域及其領域整合的有待盤整。

總之,資料顯示出來65歲以上的憂鬱盛行率,已經是從2007年的3.36%,攀升到2016年的3.78%,光就去年(2023年)的單一年度,便有兩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這也顯現用以維護高齡長者身心健康的迫切、重要性,畢竟,從不優的行為表徵到不憂的身心處境而來之不憂且不懼的第三人生願景,這方面的社會人文變革工程,會是該起議題現象的針砭反思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