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今公布「大專院校跨性別友善校園體檢報告」指出,參與調查7所大學,總共只有45間性別友善廁所,最少的全校僅1間,7所學校更統統都沒有設置性別友善宿舍,期盼透過檢視校內設施,讓更多學校能建構跨性別友善校園。

民間團體共同研擬了「跨性別友善校園評比量表」,從學籍性別資料與呈現、友善廁所、宿舍入住機制、課程規畫、校園風氣與支持系統等五大面向,檢驗校園對跨性別學生是否足夠友善,參與學校則有台大、屏科大、東吳、成大、高醫、中山及清華大學等7所學校。

伴侶盟政策主任方綺指出,參與調查的7間學校仍規定學籍上的性別要等於身分證性別,讓許多跨性別學生擔憂隨時有可能被迫出櫃。不過,這7所學校大多認識到性別屬於個人隱私資訊,大部分學校在校內多數文件都不再顯示性別欄位,清大已經全面取消、成大也以全面取消為目標,至於中山、台大、東吳大學在「學生基本資料」仍保留有性別資料;屏科大與高醫在「學生基本資料」與「導生綜合資料」還是有外顯的性別資訊。

進一步檢視性別友善廁所設置情況,熱線政策倡議主任蔡瑩芝說,7所大專院校的設置數量落在1到14間,總計加起來有45間性別友善廁所,數量比例遠遠不足,可近用性也不足。而這45間性別友善廁所中,全面符合調查各項「性別友善廁所指標」的廁所間數也十分稀少,特別是符合「可見內部無死角」、「皆有設置扶手、掛鉤或置物平台等硬體設施」達成率都偏低,顯示性別友善廁所的安全性仍待提升,也未考量到使用者多元需求。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則就課程規畫檢視。她舉例,台灣目前體適能測驗心肺耐力的項目,只有國小階段不分性別都跑800公尺,其他階段都是女生跑800公尺、男生跑1600公尺,反應運動領域長期過度強調生理性別的差異,把生理性別與運動能力的期待綁在一起,近年引發很多討論,體育署也正在研擬從明年起改以折返跑測驗心肺耐力。

台大學生會性工坊負責人杜振銘說,7間學校都沒有性別友善宿舍,也都沒有法制化或者明文地規定跨性別學生友善的住宿機制,既有宿舍仍以男女二元的預設與設計,忽略了跨性別學生住在不符合性別認同的空間所帶來的不安感、不適感與排除感,他很肯定台大面對跨性別學生入住宿舍時以個案方式協助處理,也有打算在新建宿舍規畫一樓層的性別友善宿舍,但在實務經驗中仍需要教育部、學校、學生社團、甚至眾多學生一起努力。

伴侶盟律師團召集人許秀雯說,呼籲學校應允許學籍性別和法定性別脫鉤處理,並全面取消文件上的外顯性別資訊;各校持續有計劃性興建性別友善廁所、設置性別友善宿舍,體育課程與測量標準不以性別區分,同時也號召更多大專院校學生加入跨性別友善校園指標評量。(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