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甯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透過民間團體、學生族群在公共政策網路論壇上,提出延後國高中生上課時間一事,教育部也藉由與教育界專家學者、家長團體、學生團體的多次討論並且召開公聽會後,而於今年的3月頒布<高中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修正辦法>,內容針對到校時間、考試規定、朝會頻率做出調整規定,過往須在7時30前到校參加早自習、晨考等,修改為8時10分前到校即可,形同廢除早自習,學校也不得在早自習或第8節安排考試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學校每週僅能舉辦一次朝會,而該項新制於今年8月實施,只是,隨著高中生返校、開學,該項的新制也正式被檢驗,並且陸續傳出台北市內湖高中及高雄市道明中學透過導師通知、全校公開信函,希望學生仍然維持於7時30分到校上課。

基本上,作息的調整或考試的頻率,不單單只是學校的內部事務,而是由政府機關頒布公告,顯見該項為青少年時代所普遍關注議題或家庭教育方式,抑或升學方式的改變,遠甚於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的轉換,誠然,隨其社會的開放程度,家庭教育互動方式已不如傳統權威,再加上數位時代潮流,青少年除了學校及實體書籍外,多了更多接觸大量訊息的學習管道,因此,才會有透過網路論壇提出請求一事,而此一權威教育方式的改變,連帶也讓過往升學的管道做出調整,不再將考試作為唯一的升學評判標準,同時,訂定早自習與第8節不得安排考試規定,朝會這一類型穿著制服、整齊排隊、略帶有軍事口號的集體規訓現場、過往7時30分學生整齊坐在教室內書寫考卷的集體畫面,也將一併淡化、消失。准此,制度變革的背後,顯現出來的是過往的威權教養方式,在教育現場中表現出來的集體意識、行為樣態,也將被個人意識展現、自主學習樣態,沖淡了過往集體記憶的成長樣貌。

冀此,部分學校端的因應方式仍希望學生於7時30分到校,抑或是為了管理方便,也可能是為了安排考試,其所呈現出來乃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對立衝撞,學校端雖然強調並非硬性的強制規定,但是,可了解老師、學校和家長態度對於新制未全然認同,因此,新制呈現出來的乃是,教育現場正處於對峙價值觀之間的拉扯與衝撞,但是,無論是調整新作息或依循舊規作息,背後都是有著對於學生滿滿的期待與關照,只不過,物極必反的真理,過度自由或是過度壓抑,終將會導致不良的影響,以此觀之,學校、家長乃至於整個社會,如何讓青少年處於這個動盪不安、追尋自我認同和探詢團體角色的成長過程當中,給予適當且彈性的發展空間,以學習自我負責的重要性,同時保有合理社會規範的框架。

總之,此一拉扯的蛻變過程,勢必會有不同價值觀的緊張、衝撞,如此一來,新舊制作息的轉換、變革,當只是不同世代彼此認知基模落差或斷裂的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