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的通過結果予於日前出爐,有1萬3734人六志願全部落空,就只能再拚分科測驗的考試分發,如此一來,也因為,檔案成績須於個人申請二階時才會派上用場,因此,對於這一萬多名未能闖進二階的考生來說,該項耗費心思、體力所累積的學習歷程檔案,彷如無有武之地般,而有其回歸於結構性環境動力的諸多深究之處。

首先是「從過申請到做白工」的命題意旨:誠然,嫁接於個人申請管道的學習歷程檔案,先決的條件便是需要先通過第一階段的篩選,如此一來,占分至少兩成比重的檔案成績,在其個人申請的第二階方能派上用場,也就是說,若果,第一階段的個人申請敗北退場的話,那麼,覬覦三年所精心布建的學習歷程檔案,便是要付之東流且前功盡棄。冀此,該項的學習歷程檔案所被凸顯的工具理性及其功利主義,自當是會影響到後續莘莘學子如何就其特殊選才、繁星推薦、個人申請以及考試分發等不同的升學管道,以進行避險策略的通盤考量,而此一復歸於錄取為先和升學至上的心理捷徑,將會是新課綱及其學習歷程檔案所難以面對之重。

其次是「從廣度到深度」的命題意旨:誠然,學習歷程檔案要求學生每學期必須要彙整成果,還要撰寫心得反思,對此,學習歷程檔案化的目標管理,如果對應的是非相關領域的第二階段個人申請,那麼,過去三年的檔案內容,不僅是派不上場,還得額外產出二類檔案,而即使是順利通過錄取,後續的自我探索與學習適應,已然是增添更多備多力分的干擾因子,而無助於讓高中的學習目標管理因為鑲嵌於相關科系,藉此達到一以貫之且增長智慧的會通作用,更遑論於學習歷程檔案的上傳管道,是否還存在著某種資訊不充分、不透明且不對稱的運作失靈情形。

最後則是「從顯性知識到默會知識」的命題意旨:誠然,作為複合概念的學習歷程檔案,實則包裹的是『學習—學習歷程—學習歷程檔案』之於不同層次的蛻變過程,就此而言,雖然新課綱首創的學習歷程檔案,標舉的是用以記錄高中三年的多元表現,但是,從自我探索到興趣志向以及從課程本身到跨界領域而來的顯性知識與默會知識,要如何引攝且設置此一糾結從消化、內化、轉化與分化的認知基模,如此一來,關切的重點就不全然在於檔案化、客製化、人設化甚或是商品化,而是從自行摸索到適性陪伴的「作伙學」,宜是要有更為周延、周密、周詳和周全的布建措施。

誠然,對於學習歷程如何檔案化的議論針砭,與其是窺見到從大學生涯到職業生涯的超前部署,倒不如誠實以對臺灣教育究竟是如何窄化、偏頗、權控和常態性裁判於從小至今的學習心靈結構,以此觀之,學習歷程檔案的各項迷亂、脫序戲碼,才正要開始。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