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為了因應後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及其所衍生出來的老人送餐服務議題,國內的大型連鎖企業,有意將日本的運作模式移植到台灣一地,對此,關於老人送餐建置化一事,是有它延伸性的論述空間。

誠然,當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逼近全國總人口的12%,這多少讓攸關到食、衣、住、行、育與樂等等的人身需求(need),不僅成為一項兼具集體意含的社 會事實,更是一項充滿商機與生機的範疇經濟,只不過,即使是蘊含某種的市場規模,但是,是否就直接等同於獲取大量利潤之所在,這一點還是有待商榷的,僅以 送餐服務為例,從包括長者個體層次的生理健康、飲食習性、社經水準、家庭組成或是居住型態及其區域條件的結構性環境,點明了送餐服務所牽動的就不全然只是 配送點的通路問題而已(Place),而是進一步含蓋餐食(Product)、價格(Price)與推廣(Promotion)的4P行銷組合,尤有進 者,在諸如顧客的需求與慾望(Custom needs and wants)、顧客的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便利性(Convenience)以及溝通(Communication)的4C顧客組合,更是突顯了不宜將送餐問題予以切割化、單 一化以及枝節末微化。

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倒是可以藉由他山之石的日本經驗,以重新反思台灣地區在相迎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的養老一事上,無論是從食、衣、住、行、育到樂的項目之間以及單一需求之不同層級深度的項目之內,是有它綜融於戰略以及戰術的通盤性檢 討,畢竟,基本溫飽的送餐服務,終究還是要回到全人關懷的整體需求構面上,否則,解決一個問題及其所衍生出來的待解難題,這會是後續處理的棘手所在,就此 而言,老人送餐服務所對應的就不單單只是成本結構的效益估算,背後所隱含的內部性、外部性以及社會成本性,指涉出來的是不能過於從經濟市場範疇來看待該項 的商品交易,而是有無從完全商品化、商品化、部分商品化以迄於去商品化的連續性關係裡,藉此思索攸關到長者基本人身權益的維護,有無其它更為妥善且完備的 保障機制?與此同時,從經濟、管理、社工到人文等等的跨專業、跨領域、跨部門和跨技術,說明了對於高齡長者所推動的送餐服務,更是要有回歸到照顧管理體系 藍圖、服務網絡的基本提問?

冀此,落實在工具層次的服務輸送裡,那麼,送餐服務之於到宅送餐或外出共膳;之於物料配送或全面關懷;以及之於運輸管理或照顧團隊等等的議題現象,彰顯了 人、事、時、地、物以及績效管理的結構性探究,這不僅是基本而且是需要誠實以對的;連帶地,現有包括社區關懷據點、社區日照中心、社區發展協會等等不同內 含的老人關懷服務,要如何統整以成為一套整全多層的福利服務架構,就此而言,從老人送餐服務一事所窺見到理應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變革工程,而非是用範疇經濟 與市場規模的商品化角度,以嗅發更多的商機利潤,至於,要如何讓營利與福利以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以取得某種比例原則的共好共存,這方面的社會性對話,似 乎也不能過於靜默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