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台南市議員要台南市長黃偉哲向中央提案,發放5,000元消費券,對此,行政院發言人表示,這個階段還在三級疫情的警戒期間,還是應該注重防疫及紓困,至於,紓困不足之處,政府會再精進改善,顯然,此一軟釘子的背後,是有它進一步商榷、議論之處。

記憶所及,2020年之際,中央政府提供振興抵用券,藉此帶動國內市場的刺激消費,從而達到包括『紓困』的問題解決與『振興』的任務目的,至於,拉回到更為長遠的歷史性考察,那麼,早於2009年,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產生的消費緊縮效應,當時候的馬政府特別發行每人3,600元的消費專用券,並以特別預算舉債新台幣858億元,換言之,從「消費券」、「振興抵用券」到提議的「疫情消費券」,固然是有其因應於不同時空環境而來的殊異考量,但是,前兩者所可能產生乘數效果的效益評估,均未有相對透明、充分的預算責信說明,這突顯了這些特別預算的運用考量,多少還是從『津貼政治』的角度出發,如此一來,相與對應的需求評估、過程評估及其結果評估,自然是被漠視、疏忽,以至於,無法讓提議的「疫情消費券」,回歸到理性論辯的科學性評估;連帶地,相與衍生的財政破口及其財政懸崖的發展性危機,也無法成為公民社會要有所覺察的一項公民監督課題。

事實上,跳脫不同名目的方案內容,這些以公帑經費支付的福利津貼,實則是建基於某種社會促進或社會補償的概念內容,以進行普及、全民、及時、齊一的現金給付,也就是說,來自於『好康獲得免費福祉』的消費券或振興券,因為欠缺義務責任與權利行使的對等關係,這使得一體適用、雨露均霑和全民受惠的撒幣措施,側重的是政策性福利而非是涵蓋勞動政策、經發政策、福利政策等等的綜融性評估考量,如此一來,關注點就不在於可行與否或金額多寡,而是脆弱的人性誘因及其權謀的紓困政治,兩者之間的相互拉扯,被耗盡的將會是國家財政的紀律把關以及全島一命的認同目標管理,畢竟,振興也可、紓困也罷,任何的消費行徑,多少還是預伏某種感染或傳染的群聚效應,抑或是對於這一筆天外飛來的該筆現金,各有不同的使用意圖。

總之,無論是政府或民眾各有所圖以突顯該項福利津貼的可欲性,但是,值此疫情嚴峻之際,該項消費券的構思提議,更為基進的善後工程乃是如何有效防疫工程的相關布建,而非是現金入袋的福利示好或津貼受惠,特別是去排富條款的該項全民普及式德政,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又會衍生出來那些衝擊影響?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