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都選情不斷的增溫,這使得若干激情演出的脫序行為,就成為值得進一步深究的議題現象,特別是關乎到從「公民政治」、「市民社會」到「常民文化」所隱含之貫通與跳躍的論述思考。
基本上,定期性質的各級選舉,雖然突顯出來所謂責任政治和監督政治的機制設計,已然是在穩健運作,甚至於也成為民主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含,只不過,如果還是 未能還原回到在朝的施政以及在野的問政,這兩造彼此之間應該要有的理想言談情境,那麼,關乎到選舉勝負而來的成王敗寇情結,就會有可能催化出更為不堪的語 言暴力,就此而言,「公民政治」的概念內含所告示的無非是當前的台灣社會依舊未能擺脫非理性的、挑釁的、煽動的、悲情的、汙衊的、人身攻擊的以及塑造對立 仇恨等等的訴求方式和選舉風格,事實上,也因為未能確立出來關於尊重、多元、包容與差異的文明化內含,自然導致了每一次選舉過後所深化的剝奪感、失落感和 敵對性遠遠超出朝野與選民族群之間所應該要有的修補或合作關係。
至於,回到「市民社會」的命題思考,那麼,這一場的五都選舉究竟是問題還是議題?其所指涉的究竟是政黨利益的權謀還是關乎到福國利民的公共旨趣?究竟非得 必須要藉由動員方式來營造人氣,還是可以透過公共議題的理性辯護,以尋求可行對策的平衡點?就此而言,五都選舉的特意操弄其所彰顯的還是怯懦的市民社會與 羸弱的公民素養,尤有甚者,相應於造勢場合而來的集體性盲思和盲從,更會誘發出來某種勢不兩立的民粹主義。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所指陳的乃是某種共犯結 構而來的共難結局和共同下場,而贏的是小利與私利的候選人和個別政黨,至於,真正輸的卻是再也無法修補的傷痕和隔閡,終極來看,即便我們否認或是不接受所 謂妳我之間的『相同的過去』,但是,要如何藉由選舉的通過性儀式,以追求所有住民所應該要有的『共同的未來』,少掉了那一份相濡以沫的認同感,未來取代語 言暴力的將會是更為驚恐的街頭暴力!
最後,不經意脫口而出的三字經或五字經,不堪的人身詆毀舉措卻是引發了在場人士的共鳴和贊同,顯然,此一已被扭曲的常民文化,的確有它進行再一次濡化與轉 化的必要,誠然,即使是口頭禪的習慣使然,但是,要如何在適當的時間與合宜的場合上,以達到情感連帶的消極作用,這一點的觀念充權和機會教育,也是有待強 化的,畢竟,回到真實的日常生活世界裡,人們之間都應該要藉由教養、修養與涵養,來傳遞歷史薪傳的珍寶,也就是說,千夫所指別人不是之際,被羞辱的盡是自 己父母在生養管教上的不當,至於,身為意見領袖而來的失禮行為,卻也因為修養不夠,而讓自個的聲譽毀於一旦;最後,包容不同意見、看法的胸襟,更是點明出 來妳、我之間所急需兼具的心性涵養,似乎已經淪為某種道德重整的泛論空談!?
總之,當脫序與迷亂的行為舉措,成為隱含某種集體意義的客觀事實(social fact)時,其所需要的創造性轉化工程,已然是要超脫政黨之間、地域之間、族群之間,當然也包括這一次語詞霸凌而來的性別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