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因應於少子女化的變遷趨向,致使國中、小的入學人數連年下降,連帶而來的師生比也跟著降低,相形之下,幼兒園的入園人數卻是不減反升,但是,師生比近40年以來,都是維持在1︰15,對此,教師團體及朝野立委呼籲應該要將全國幼兒園的師生比調降到1︰12,這也使得相與衍生的議題論述,是有進一步探究之必要。

事實上,該項幼兒園的師生比調降建議,不僅是如火如荼展開,乃甚至於也鋪天蓋地於托嬰中心要有的比照辦理思維,像是建議要將目前1︰5的托嬰比,下調至1︰4,只不過,該項調降比率的變革工程,也不只是限縮在工具範疇的技術性操作,而是要回歸到規範性、表達性、比較性等等需求評估的綜融思辨,這是因為︰首先,金門縣政府率全國之先,宣布將從110學年起,調降公幼師生比到1比12,此一舉措雖然兼具有引領作用,但是,侷限於外島一地特殊之人、文、地、產、景的結構性環境,因此,如何雨露均霑於本島各個縣市得以比照實施,這部分還是要有所保留的,畢竟,非屬於範疇經濟的金門公幼,師生比下降及其所增加的人事成本和相關負擔,應該是金門縣還可以控制的停損範圍,如此一來,要加以正視的乃是從托嬰到幼教所之於師生比調降的關懷旨趣,一方面直指的是不同地方縣市政府的財政能力及其所造成托育幼教的階層化效應,就此而言,學齡前的照顧教保,究竟是一種額外的福利增進抑或是基本的權益保障,這方面的概念廓清,會是該起議題的真義或爭議之所在。

尤有進者,是否唯獨受限於法令,而無法要求私幼也要同步跟上,此一突顯行政霸權的治理思維,當只是會讓目前托嬰、幼保的運作亂象,更為脫序失控,畢竟,當前還是以私托和私幼為其大宗的學齡前照顧教育型態,要去思索的理應是如何讓托兒和幼教的市場體質和運作機制更形健全,而不是覬覦包括準公共化、非營利化等等魚目混珠的所謂準公共托育策略,據以成為用以干擾市場機制的一隻有形的手(visible hand)。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辨指涉出來的是關於學齡前的嬰幼兒照顧教育,實乃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因地制宜的服務輸送設計,因此,較少的管制、更多的自主及其運作規範的透明對稱,方能讓托育和幼教事業,達到多方協力制衡的共好目的,如此一來,即便包括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在內師生比的調降,是可欲和可行的,但是,相與衍生出來的成本負擔,是否也會啟動下一波爾虞我詐的『轉嫁遊戲』,政府、業者、家長的高下或輸贏,雖然早已立判,但是,又要如何確保嬰幼兒的成長權益?

總之,利之所趨本是業者的生存法則,對此,如何讓合理的營運利基及其用心守護的照顧教育市場,朝其應有的適性發展,這就不只是訴求於『平價、優質、普及』之類的大內宣,便可以了得的。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