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佑杰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今年(2021年)1月22日下午3點多,高雄就讀某高職的女學生在鳳山婦幼館遭到9名男女的霸凌,側錄的過程也上傳至地方的臉書社團,引發各界關注,目前警方查出涉案人共是4男5女,9人當中除了1名少年和1名少女仍就讀高職,另7人全已休學,整起事件得從去年(2020年)說起,去年某日被霸凌的高中女學生因故離家出走,到友人另一名未成年少女家暫住約一週,期間女學生因身上未攜帶金錢,友人便借她包包、衣物等供她使用,未料自始種下這起事件的遠因。從這起事件我們看到了兩個議題:霸凌和學生中斷就學的問題。

我國每年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中輟或中離,中輟生或中離生在未就學也未能就業的情況下,儼然也造成社會上一些問題,因而,教育部將國中小中輟生的復學率定為一個重要指標,以高中職中途離開學校的學生(中離生)而言,每學年約有2萬名學生中途離校,從教育部2017年的數據來看,約6、7成的中離生在離開學校後既未就學也未就業,其主要原因在於,這群中離生往往也是屬於困難就業者。去年11月教育部發布一則新聞稿,表示在各單位努力下,中輟生重返校園的比例越來越高,據教育部統計,108學年度全國中輟生總數3086人,復學人數3103人(含以前年度輟學,但於本學年度復學者),復學率達87.63%,只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查閱資料,國小復學率卻跌破九成,僅87.73%,這其中又以嘉義縣66.7%最低,新竹市70%次之,屏東縣76.47%倒數第三。

事實上,根據〈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未入學或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中輟生意指「未經請假、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以及「轉學生因不明原因,自轉出日起三日內未向轉入學校完成報到手續」,據兒少團體表示,很多學校怕被關切,會請中輟生一週兩天到學校報到,即便不入班,待在輔導室也行,或是讓學生補請假,無疑地,學校這種虛與委蛇的應付之道,教育部豈不知乎?丑表功也!

再談到霸凌,霸凌的形式分為下列六類: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性霸凌、反擊型霸凌及網路霸凌等,上起事件即屬肢體和言語霸凌,時間再拉回到2000年4月20日11點42分,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級學生葉永鋕,被發現重傷倒臥廁所血泊中,送醫不治死亡,葉永鋕自小「太女性化」,常常因為較特別的性別氣質而遭同學欺負,最終的葉永鋕事件竟成為台灣一起著名的多元性別議題事件。

誠然,當不幸發生時,正義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開始對加害者進行肉搜、指責和公審,恨不得立即將之槍斃,然而,我們卻是忘了加害者往往也是某種程度的受害者,我們忘了先去詢問和瞭解他們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情和心態,做出霸凌的行為?抑或他們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當我們一味地不分清紅皂白的大肆指責時,這何嘗不也是某種的霸凌加害?霸凌者內心其實也有看不見的痛,當事過境遷,午夜夢迴想起過往時,應該也會很難原諒當初的自己。

總之,今天所有在社群媒體漫駡霸凌高中女學生的人,如果也能深刻的反省自己及我們身存的體制社會所加諸的刻版印象和限制,也許,女高中生和葉永鋕事件就能減少一些!